期待成泡影了嗎?

蔡英文總統就職將屆一週年,感慨無限。數十年來,基本的民主觀念和台灣主體意識,讓我們期待著許多變革,例如:

期待著台灣的航空公司不要再奉「中華」之名,應正名為「台灣航空公司」。

期待著台灣的石油公司也不必再奉「中國」之名,應正名為「台灣石油公司」。

期待著台灣的郵政也不再奉「中華」之名。早在劉銘傳創辦的郵政就叫「台灣郵政」,阿扁總統曾經正名過,又被馬英九改回去。

期待著「僑務委員會」應該裁併到外交部,因為僑務本來就是外交部的事。僑務委員會原本是蔣政權為了籠絡海外僑民特別設立的冗機構。

期待著「蒙藏委員會」能裁撤。在台灣的蒙古人和西藏人不到一千人(也應在地化了),有需要編列偌大的國家預算設置這種機構嗎?那是「秋海棠」時代的思考。

期待著「中正紀念堂」應該轉型。民主國家為獨裁者蓋紀念館,是民主之恥!

期待著學校的教官制度能結束,軍人職責在保衛國家,不宜進入學校,教育應回歸教育專業。

期待著台灣的子弟入伍服兵役時,不要再唱「我愛中華」之類的軍歌。當中華人民共和國用飛彈威脅台灣之時,台灣的軍隊高唱「我愛中華」是啥意思?為何不唱「我愛台灣」?

期待著各機關學校不必再「向國父遺像行三鞠躬禮」,這種個人英雄崇拜的儀式,不是民主的常態,更不符台灣主體立場。

期待著台幣鈔票的人像不必老是以蔣介石、孫文思考,台灣歷史上多的是可以讓我們紀念的人物。

期待著司法改革能採行陪審制。早在九十四年前(一九二三年),孫文就明白主張「大小訟務,仿歐美之法,立陪審人員…」。

期待著外交部網站別再以開羅宣言連結台灣和中國的法理基礎。至今這種論述還掛在外交部網站!

期待著台灣擁有一部真正可以表達全體公民意志的公投法。期待著目前這部「鳥籠」公投法能早日修訂。「公投法」不能真正公投,就像蛋花湯不可加蛋,蚵仔煎不可放蚵仔,一樣好笑!

還有更多的期待,無法盡述。這些期待,都因外來的法西斯統治集團中國國民黨長期專政,無法實現。等到二○○○年扁政府時代想要變革,又因「朝小野大」,仍無法順遂變革。大家耐心等待著,心想,有朝一日綠營能在國會過半,這些期待當可成真。終於,綠營在國會過半的時代終於等到了,然而,靠綠營當選總統的蔡英文已執政一年,而我們的期待,卻依然還在期待。

我們知道,民進黨說「制憲正名」會觸動國際敏感神經,所以目前尚不敢奢望。但前述的那些期待(有的根本免本錢就可改革),在「朝小野大」時無法實現,在本土政權已全面執政一年,還是不能完成,難道還要再等國民黨復辟來完成?

(作者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http://www.jimlee.org.tw

< 資料來源:《自由廣場》〈李筱峰專欄〉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李筱峰

李筱峰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名譽教授、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曾任《八十年代》雜誌執行主編,報社記者、編輯、主筆;世新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