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歹戲拖棚──還搞朦朧美的模糊政治

 

對中國人民,我們要胸懷善心;但是,對習皇帝的專制中國,我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心懷善意。圖/取材自網路《民報》影像合成
對中國人民,我們要胸懷善心;但是,對習皇帝的專制中國,我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心懷善意。圖/取材自網路《民報》影像合成

 

悲情台灣人,神經不錯亂,真難。

蔣家父子專制統治台灣40年,殺了、抓了幾10萬台灣人,蔣介石的神像還是穩坐在台北市中心的蔣公廟,全國各地都是蔣公銅像、中正路、經國路。

228大屠殺70年了,美麗島大鎮壓快40年了,阿輝伯講「兩國論」,阿扁說「一邊一國」,也都快20年、15年了, 台灣人還是迷迷糊糊,傻理傻氣,不知道自己是台灣人還是中國人,台灣是國家還是中國的一部分。

馬英九的「一中各表」「九二共識」,騙台灣人,向專制中國棄械投降,很多台灣人還是相信他維持了台海和平現狀,讓他連任8年,台灣卻變成「Chinese Taipei」,國不像(成)國。

他的「各表」從頭到尾是虛無飄渺的,他還說那是模糊的存在,模糊的政治藝術,模糊的美麗,說得洋洋得意。

2016總統大選,台灣人民看破了馬的欺騙手腳,把國民黨丟入歷史垃圾堆。

「奇怪耶,妳!」小英,還是大玩「維持現狀」的模糊政治遊戲,騙台灣人,騙美國人,也想騙中國人。她的「現狀」不是馬英九、更不是習皇帝(近平)的「現狀」。她不要「一中原則」但要維持分崩離析、虛擬存在的「中華民國」現狀。

撐得很辛苦 卻無奈、不高明、歹戲拖棚又演不下去的「維持現狀」

她的騙術不高明,騙不了台灣人,更騙不了中國人。她兩邊不是人。但她用心良苦,很辛苦,很努力、很無奈。

1年不到,小英的高明騙術,沒路用,被看透,變得不模糊、也不高明。

習皇帝大撒錢,巴拿馬就和台灣斷交。小英「維持現狀」,就變成歹戲拖棚,演不下去。

習皇帝不再模糊,清楚表明,不接受「一中原則」,其他免談。林全說,「一中原則是要消滅中華民國。」 小英終於也被迫強硬回應,要「 堅持國家主權立場」。

大家都亮了底牌,敵我分明,要文、要武,要打、要和,憑本事,搏命競逐。台灣沒本事,就被統一,那是現實主義的殘忍事實。

「奇怪耶,你!」小英的心腹大臣,一個又一個,突然都苦心孤詣,絞盡腦汁,大搞文字遊戲,演模糊現狀、討好中國和習皇帝的歹戲。

小英的「軍師」邱義仁說,「中國要我們很明確表達『一個中國』,但我們不可能這樣表達,就模糊以對。我自己很清楚,但是我們的策略是模糊的,模糊到讓中國也很清楚我的模糊,然後每天幹譙我」。他又解說,民進黨提出「民主自決」,現在我們是用比較模糊的方式來陳述,「維持現狀」可能不是對岸要的答案,但除非有更好陳述的方式,否則「維持現狀」是最好的。

中國就是沒法打台灣!能打,還會浪費口水用幹譙的嗎? 

說半天,都說廢話,等於白說。再摸糊,中國都看清楚。過去,習皇帝假裝不清楚,裝傻,玩弄馬英九;現在,他不再假裝不清楚,不再裝傻,根本不理小英。他不能打台灣,不理妳;能打,才不浪費口水,幹譙妳。那是現實。

立委許智傑提出「有條件九二共識」,不知所云,被人「幹譙」幹翻天。他主張可與中國討論九二共識,創造朦朧美和模糊的平衡點。對此,國民黨立委曾銘宗立即回應,歡迎許智傑加入國民黨。

那是自打嘴巴,自作賤,自作孽不可活。

賴神(清德)很神,推出「親中愛台」,擊起千層政治浪。去美國到處被質疑、被迫解釋又解釋,說出:兩蔣是「反中」,馬政府則僭越人民決定台灣前途,逕自接受代表「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這是「傾中」。不管「反中」或「傾中」都沒有著墨台灣的地位,而前總統李登輝的「兩國論」及陳水扁的「一邊一國」,基本上以台灣為核心,但跟中國關係一刀切。

又說,台灣與中國是文化同源,地緣位置又是利益相依。「一個進步台灣,可以帶動一個繁榮中國,一個穩定中國,可以提供安全的台灣」,「親中愛台」論述,不僅以台灣為核心,也著墨跟中國的關係。

真是一廂情願。跟中國的國家關係一刀切,當然應該,必然,但沒人說,文化、歷史、經貿、人情關係也要一刀切。

其他小英的地方諸侯,也都一夜之間變成語言學家,桃園市長鄭文燦喊出「和中」、台中市長林佳龍提出「知中」、高雄市長陳菊拋出「和平發展」、嘉義縣長張花冠呼籲「兩岸關係不能斷」。

真熱鬧。都是製造摸糊的醬缸文化的中國語言,討好中國,討好習皇帝。問題是,台灣人聽不懂,中國人也聽不懂。中國人聽了不信,習皇帝聽了更不信。《人民日報》的評語是,「『親中』和『台獨』絕不相容」,「『親中愛台』是自我矛盾的笑話」。

可悲的是,他們治絲益棼,再度把台灣人民帶回馬英九的敵我混淆不清、國家認同不明、不知為何而戰的神經錯亂、心智混亂狀態。不小心,會導致國家滅亡。

當然,對中國人民,我們要胸懷善心;但是,對習皇帝的專制中國,我們絕對不能掉以輕心,心懷善意。金恆煒引海耶克(F.A. Hayek)的教言:「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

一針見血。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邱垂亮

邱垂亮
前國策顧問、澳洲昆士蘭大學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