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的商人經濟學迷思

二○一四年十一月,無黨籍柯文哲以八十三萬多票當選台北市長,四個月後接受中國媒體聯訪,提出「一五新觀點」,即「尊重兩岸過去已經簽署的協議和互動歷史,在既有的政治基礎上互相認識、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追求更美好的共同未來」。由於表明「尊重兩岸過去已簽署的協議」,立即得到中國官方的「讚賞」。雙城論壇於焉在該年八月十七日風光登場。

兩年下來,委曲求全的雙城論壇並未帶來中國的善意,還變本加厲在WHA、巴拿馬斷交等事件,極盡打壓台灣的國際空間。在此節骨眼上,今年的雙城論壇仍如期在七月一日登場,柯市長也欣然參加,還拋出「兩岸一家親」、「兩岸命運共同體」等概念,因此等語言一向是北京用來唬弄台灣人民的政治口號,立刻獲得此間傾中深藍媒體之讚賞,譽為柯文哲看到「民之所欲」,當然批判聲浪更是激烈。

筆者好奇的是,自稱墨綠的柯P,為何當選市長後會這麼地執意參加雙城論壇,還自認為是「民之所欲」?考其原因,應來自於他與過去許多老藍男一樣,迷失於十多年來一直籠罩台灣的「商人經濟學」魔咒中。即以一般商人之視野單純認為「兩岸交流有利於雙方」。ECFA在馬英九時代對台灣經濟之遺害歷歷在前(如:經濟成長掉進負成長,薪資退回十六年前水準),但柯P還會為了成全雙城論壇,否定三一八學運的合理性,承諾尊重包括服貿在內的兩岸協議,就是基於他對「商人經濟學」之迷思。

「商人經濟學」對台經濟之摧殘,可以說罄竹難書。一九九○年代之「亞太營運中心」,二○○一年經發會結論之「積極開放」,二○○○年代炙手可熱之「台灣接單中國生產」、微笑曲線、三B理論(Bridge、Brand、Brain)等,都是以商人之思維做為出發點,迷失於中國的市場,乖離了「國民經濟」之真諦,延宕了經濟之轉型,加速國民貧富差距。

雙城論壇揭櫫「互惠互利」大纛,其實參雜了濃厚政治統戰因素,論壇本身對台北市之發展毫無益處。負面影響更多,如台北市淪為中國對台工作的前哨站,損失的是尊嚴、國民對國家之忠誠,還得包括被上海磁吸所折損的錢財與人才。若只是要學校交流、體育交流,何不用此經費與友好的近鄰國家交流,比較有實效。

兩岸僵局需急於打開嗎?球在對手,急只會自亂手腳,中央不急(註:因不急反而獲一年多的冷和景氣)台北市急甚麼?是以,與其耗費精力來辯論柯P之「一五新觀點」、「命運共同體」的是是非非,不如請柯P廢了這種無利於台北市民,只會傷害台灣經濟、國民感情的「雙城論壇」,這樣更能貼近「民之所欲」。

(作者為國策顧問,曾任第一銀行總經理、董事長)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黃天麟

黃天麟
1929年出生於澎湖。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台灣大學經濟系畢業。 曾任第一銀行董事長、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國策顧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