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克爾克啟示錄

 

二戰期間,發生在法國的敦克爾克戰役是一次戰略性的撤退。納粹德國將英法聯軍包抄,最後英軍仍順利撤退歐洲大陸。圖為英軍步兵在敦克爾克海岸找尋掩護。圖/取自網路公有領域
二戰期間,發生在法國的敦克爾克戰役是一次戰略性的撤退。納粹德國將英法聯軍包抄,最後英軍仍順利撤退歐洲大陸。圖為英軍步兵在敦克爾克海岸找尋掩護。圖/取自網路公有領域

 

筆者上月在英格蘭鄉下小城諾里奇的戲院,與200多名的當地觀眾,一起觀看了電影《敦克爾克大行動》,這兩天回國之後,發現本片在台上映已1個月還沒下片,電影如此受歡迎,莫非台灣人對於1940年的英國處境,也都能感同身受、心有戚戚焉?

《敦克爾克大行動》描寫二次大戰初期英國派遣到歐洲大陸的30萬大軍,在比利時敦克爾克海灘被德軍包圍、渡海撤退回國的故事。1940年5月底至6月初,英國總共動員了845艘船艦,其中500艘是民間船隻,在9天之內來回運送了33萬8,000名士兵,包括10萬名法國士兵在內,其間折損兵員約3,500人。

這部由英國籍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影片,全球票房已超過5億美元,並引起廣泛的討論。英國人當然叫好,認為敦克爾克大撤退是英勇史詩,電影有助於英國脫歐後的國族認同,因為它描述了英國人受挫歐洲大陸,回到綠意盎然的不列顛島。

法國人抱怨本片淡化了法國士兵的犧牲,敦克爾克撤退是靠3萬名法軍留在里耳附近掩護,導演卻視而不見。俄國人說,英軍沒有背水一戰是「懦夫」,無「英勇」可言,俄軍在東線與納粹作戰,可是堅壁清野,絕不輕言撤退。至於美國人,很多人疑問為何沒有美國人的角色(美國1年半之後才參戰)。

馬英九前總統在臉書上發表觀後感言,把1942年國民黨遠征軍在緬甸替7,000名英軍解圍的「仁安羌大捷」比作「亞洲的敦克爾克」。

另有一位藝術系教授,把敦克爾克撤退扯到蔡英文總統的維安撤退演習,又說,最近全球賣座冠軍應是中國電影「戰狼2」,而不是「敦克爾克大行動」,說什麼兩部走紅電影「對比了兩岸的戰與逃」。

其實,諾蘭的敦克爾克可貴之處,就在於沒有揮舞國旗的好戰思想(Jingoism),電影固然呈現了英國人的英勇與犧牲,但對於人性的驚慌、失措、恐懼與膽怯,也多所著墨。電影中甚至參雜了排外的民族矛盾。「只限英國人!」有個救援艦艇的軍官不讓法國士兵上船。法國人留在後一梯次接送,這是「英國優先」作祟。

敦克爾克戰役是一次戰略性的撤退行動

「敦克爾克大行動」與其說是戰爭片,不如說是逃難片,描寫英國人自歐洲大陸的泥沼中撤退的集體心理。並非所有人對撤退都深信不疑,槍林彈雨中,有些人度過難關,有些人則葬身海底。天空上,英國與德國戰機的纏鬥從沒有間斷。(英國製飛機引擎仍是世界一流,德國可能還差一截。)

電影一開始是小兵被冷槍追擊、翻牆逃命、「好人輸了」的鏡頭,結束時則出現一架英國戰機引擎已經沒油、用滑翔方式力撐、卻還能把德國戰機打下、引起海灘上歡聲雷動、「好人終於贏了」的喜劇收場。

最後是疲憊的士兵們回到叫作「家」的不列顛島,在碼頭受到溫暖的接待,收音機隱約聽到首相邱吉爾正在宣讀他那篇與島共存亡的著名文告:「⋯⋯我們要在沙灘上戰鬥,我們要在敵人空降地點戰鬥,我們要在村子、城市裡面戰鬥,我們要在山上戰鬥,我們絕不投降⋯⋯。」

二戰是敏感的題材,導演已盡可能讓電影不帶政治色彩。全片自始至終看不到一個德軍面孔,沒有參謀本部巨頭們的鏡頭,對於33萬人撤退的大場面,沒有太多的發揮,即使有船隻中了魚雷,也沒有太慘烈的畫面。但二戰題材不可能不引起政治聯想。

敦克爾克成為21世紀英國疑歐致脫歐的世紀延伸

敦克爾克引發的聯想不勝枚舉:英國獨自對抗世界、英國製造技術仍優於德國(此時英國發明了雷達)、退出歐洲、全國大團結。早在去年二月,保守黨一位內閣部長便曾投書《每日電訊報》,標題寫著,「藉由敦克爾克精神,我國將繁榮於歐盟之外」。

本片一個膾炙人口的情景是,海灘上英軍及船隻一再地被攻擊,而觀眾情緒因不斷的機槍聲與轟炸聲陷於沈悶之際,突然琴聲響起,海平線上出現「萬船齊發」的壯觀畫面,各式各樣的漁船、遊艇、駁船、蒸氣艇,甚至於無動力的救生艇,載浮載沈來到海灘,展開了英國公民同舟共濟的自救行動。

關鍵時刻英國公民的後勤技術、足智多謀、勇氣、困惑、思辨與恐懼,在此表露無遺。在這裡,導演的操作不能說沒有一點濫情愛國主義,因為英國號召的民間救援船隻,還包括能夠運送幾千人的大型客輪,有艘客輪海面下被炸了大洞,是靠著床墊擋水,勉強駛回英國。導演只拍小船,而大船的英勇事蹟則過濾掉了。

有歷史學者認為,敦克爾克能夠成功撤退,是因為德國的裝甲部隊開到敦克爾克外圍主動停了下來,沒有再往海邊挺進。這是因為希特勒要避免讓英國人敗得太慘,而斷了和談之路。這麼說是有根據的,因希特勒是用未加密的指令,要部隊停止前進,故意讓英國人知道他是在釋出和談的誠意。

當時英國戰時內閣的確也討論了該不該和談。主和的外交部長哈利法克斯認為,英國應該趁法國還可再撐兩週,英國飛機工廠還沒被轟炸之前,與納粹德國談判一個可以保障英國獨立的和平共存條件,但邱吉爾認為打一仗即使是敗了,失掉的絕對不會比和談更慘。

最後邱吉爾貫徹了他的意志,主和派退出內閣。邱吉爾在內閣會議中把英國的大陸政策定了調,他誓言「如我們多年來的島嶼故事要到此為止,那只有先讓我們每一個人鮮血塗地再結束吧。」

英國人的「疑歐」(Euroscepticism),根深蒂固。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19世紀的滑鐵盧之役,乃至於16世紀的西班牙「無敵艦隊」,沉澱為一層又一層的地殼,是地殼之下的熊熊岩漿,才把英國的獨立國格粹煉得如此不屈不撓。

英國早在亨利8世在位時期(1509-1547),便開始推行英國新教,等於是對歐陸天主教勢力宣布獨立自主。於此同時,亨利又在沿海興建一系列城堡並建造戰艦,以嚴防天主教的西班牙與法國入侵。這種防禦固守的思維,具有充沛的道德能量,滋養著英國人的國族認同。

1973年英國忍氣吞聲加入了歐盟前身的歐洲共同市場,44年來享受了歐洲統合的好處,但潛意識裡仍有揮之不去的自責,「入歐」好像是犯了「數典忘祖」的滔天大罪。英國脫歐無法用貿易統計來作理性分析,因為英國人有驅除這種罪惡感的心理需求,即使是不利於己,也要向歐洲大陸說掰掰。

當前台灣人面對的海峽形勢,比起敦克爾克撤退時的英國,更為險峻,因為1949年蔣介石前總統率200萬軍民撤退來台時,還會宣示「退此一步即無死所」的保台決心,如今保台決心漸漸被統戰掉了,很多人對國家沒信心、妄自菲薄,不像1940年的英國人。

筆者深深期待,「敦克爾克大行動」這部電影,能帶給國人振聾發聵的啟示。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