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世大運與國家認同


台灣,多年來多麼希望能作為想像的共同體而成為一個完整、正常的國家。但是這個願望不斷受到干擾及壓制,內有中國認同與台灣認同的分裂和彼此的咒罵怨恨;外有中國的封鎖及孤立。有志難伸久了心理上不免自憐自怨,事事往犬儒主義(憤世嫉俗)的負面方向認定,於是出現很多酸民和悲觀的民眾,對任何事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否定的、懷疑的、放棄的、自卑的、自暴自棄的,即使發生什麼好事,也先悲觀懷疑再說,像是「這種好事不會是我們的吧」,「我們哪有那麼好運,搞錯了吧」,一旦真的搞錯了,就會說:「你看吧,我早就知道,好事不會掉到我們頭上。」

陳抗團體吸引關注

嚴重的認同分裂下,台灣竟能和平地轉型為民主國家,若非上天保佑,就是人類政治史上的奇蹟,可見台灣是有創造奇蹟的能力。這次世大運台灣隊的優異表現,無意間激勵出台灣人民的自信心、認同心和驕傲感,振奮起全國久蟄的人心。這還要感謝反年改的陳抗份子製造衝突,替世大運作了廣告,才引起多數民眾的注意與關切,把個原來冷清清(大量的票賣不出去)的場面吵得熱氣騰騰,可以算是陳抗團體不安好心眼的另類報應吧。 

世大運台灣隊優異表現的社會效應,一讓台灣恢復自信,捨棄事事悲觀犬儒、負面思考的習性,恢復原先台灣人民樂觀奮鬥的本性,把台灣心態導向正面的方向。二是強化了台灣認同的力度,使台灣人民的自我確認再度加強。 

讓台灣恢復正能量

認同有兩種類型,其一是「固定認同」,是指自我在某個既定的傳統與地理環境下,被賦予認定的身分,進而透過鏡映式的心理投射賦予自我定位。這種認同是固定不變的身分和屬性。另一種認同是透過文化建構、敘事體和時間的累積,產生時空脈絡中對應關係下的「敘述認同」,它經常必須透過主體的敘述來再現自我,並在不斷流動的建構與斡旋過程中始能形成。台灣認同就是由第二種認同強化素樸的第一種認同而形成。世大運即屬於增強台灣「敘述認同」的角色與功能。
恢復正面能量和加強認同,就是世大運對台灣政治與文化的貢獻。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