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範轉移的可能

記者鄒景雯/特稿

也許,再過六個月後回頭來看,顧立雄出任金管會主委,可能帶給國民黨引以為傲的財經堡壘致命的一擊,即使這不是蔡英文政府現在所能預想得到的。

  • 賴內閣這一波的人事案中,最讓藍營人物震驚失措的,當是顧立雄莫屬。(資料照,記者張嘉明攝)

    賴內閣這一波的人事案中,最讓藍營人物震驚失措的,當是顧立雄莫屬。(資料照,記者張嘉明攝)

賴內閣這一波的人事案中,最讓藍營人物震驚失措的,當是顧立雄莫屬。其中,「曾泰葆」的反應堪稱一絕。什麼樣的原因竟讓這些自恃者失控?恐怕既不是顧之前清算黨產結下的樑子,也不是今後可能打擊「財經幫」的新仇,儘管這二者似乎是現在檯面上的理由。

有一個大膽的預測是,財經政策的專業性,是國民黨與其支持者最篤定的品牌保證,會不會由於顧立雄的「亂入」,催化台灣整個金融監理思潮的典範轉移?這也意味著傳統的財經思維,將由於不再適用於未來的經濟發展,而被加速淘汰。持這種顛覆性思維者,正在嚴肅觀察顧立雄以及任命顧立雄的人有沒有這樣的抱負。

金融圈有人即指出,金融發展的脈絡,上世紀的重點在資金的運用型態所帶領的產業分類,並在分類過程中充實商品項目,以滿足各種不同資金運用的需求;經歷數十年的演進,大致形成銀行、保險、證期三類,在這三個大項再各自發展如長短期融資、產壽險、期貨、投信投顧等商品,我們的金管會也因此劃分為這三個業務局。而國民黨圈內老人所一再強調的「金融管理經驗」,也是基於前述這個舊思維而來。

但是,隨著資訊發達與科技進步,金融業在商品內容逐漸成熟後,發展的重點已經轉向資金流動的方式與合法性。金檢局的成立,金融沙盒、法遵、打擊資恐與反洗錢的討論,也都反應了這個趨勢。在這個架構下,監理內涵從金融一元,轉化成金融與法律,甚至更多元的協作。這也是若干人所倡議的:未來金融監理或應從金融一元化,轉化成金(融)、檢(察)二元體制。

當然,典範轉移的發生,必須建構在成功的經驗上。顧立雄本身對法律的嫻熟自不待言,他這個「外部人」到了金管會要能成事,必然就是要與「內部人」達成建設性合作關係,以共同聯手翻轉金管會的既有文化。一旦尋得改革內應,台灣就有機會走出嶄新的金融發展與監理型態。從這個角度,看待「曾泰葆」今天的呼天搶地,豈不是莫以名狀的快哉。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