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投資環境 最重要的一箭

記者鄒景雯/特稿

行政院長賴清德上任的第一支箭,拍板以一八○億元預算為軍公教調薪三%;接續,賴揆袖中還有多少支箭?或是第二支箭是什麼?國人必然好奇等待。但是無論如何,振興經濟的一個基本課題,就是改善投資環境,及時有效解決產業經營的問題,這才是務本之道。

  • (記者朱沛雄攝)

    (記者朱沛雄攝)

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刻為軍公教加薪?昨天並進一步鼓勵國公營事業跟進?其實,主要有兩個原因。在政治上,這是年金改革過後,一個「減怨」的平衡與配套;在經濟上,與「前瞻計畫」的概念相同,也就是凱因斯理論,希望透過公共建設、加薪提高消費,創造乘數效果,來帶動經濟成長。

類似的思考,在二○○八年馬英九剛上任時也用過。當時政府也提出五百八十多億元的公共工程項目,甚至發行七百億元的消費券來刺激消費,如今回頭看,這些政策的實際效果如何,藍綠早就毫無歧見。

問題出在哪裡?只要查查國人的邊際消費傾向不斷在降低,就知道這是怎麼回事。簡單地說,薪水增加後,多數國人是拿去消費,或是加碼存起來,才是關鍵。主計總處上月底才新統計,我們的超額儲蓄率已經連五年超過十%;反觀國內民間消費年成長率今年上半年下降到一.九六(二○一六年為二.二四,二○一五年是二.六八),都可以提供參考。

當然,說這些,不是在潑冷水,賴揆的魄力眾所矚目,而是在強調政策的完整性很重要,有了提振軍公教士氣的第一步,民間企業能否接著加薪,核心在是否獲利增加,更要者是投資也要能增加。因此,要達成擴大內需的目標,就要有回歸基本面的強大力度,首先,將經濟政策的決策流程,從提出方案到政策執行,能夠全面科學化,唯有如此才能找出問題,最後解決問題;其次,就要針對國內的投資障礙,徹底進行盤點、分析與排除。

產業界總愛琅琅上口:台灣有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等「X缺」,一說就是好多年,這些年換了總統,也換了更多的閣揆,為什麼可以繼續抱怨下去,政府效能應該是主因。其中,愛管又經常管不好,最是要害。

如果,賴清德可以面對各別產業多元需求的現實複雜性,拿出超越過往學者與官僚出身之行政院長的本事,把結一個一個給鬆開,善於使用政策工具進行引導,不該有的管制愈少愈好,這才是最值得期待的重要一箭。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