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恆煒新書把他請下神壇 吳密察:胡適能接受國民黨敗選?

唐詩/台北報導

凱達格蘭學校校長、作家金恆煒新書問世,書中大爆知名的「自由主義者」、已故中研院長胡適許多不為人知的過去,包括如何幫蔣氏政權辯護,國史館長吳密察認為,這本新書最重要的意義是把胡適請下神壇。他也反問,依照民主憲政主義,台灣人選舉的結果,若胡適還在,「如果國民黨選輸,他能接受嗎」?。圖/唐詩

凱達格蘭學校校長、作家金恆煒新書問世,書中大爆知名的「自由主義者」、已故中研院長胡適許多不為人知的過去,包括如何幫蔣氏政權辯護,國史館長吳密察認為,這本新書最重要的意義是把胡適請下神壇。他也反問,依照民主憲政主義,台灣人選舉的結果,若胡適還在,「如果國民黨選輸,他能接受嗎」?。圖/唐詩

凱達格蘭學校校長、作家金恆煒新書問世,書中大爆知名的「自由主義者」、已故中研院長胡適許多不為人知的過去,包括如何幫蔣氏政權辯護,以及說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這樣的話。國史館長吳密察認為,這本新書透露最重要的意義是把胡適請下神壇。他也反問,依照民主憲政主義,台灣人選舉的結果,若胡適今日還在,「國民黨選輸,他能接受嗎」?

作者金恆煒也說,有些人對新書最大的意見就是對胡評價太低,「胡適是中研院神主牌,所以有史語所院士對我說,書中對胡適評價太低」,但他寫之前並沒預設評價,但「史料告訴我的,就是對殷海光和胡適的評價」。

《政經限時批》主持人彭文正則推崇,這本書找到關鍵人物,訪到前台灣省主席吳國楨夫人,拿到第一手資料。他幽默表示,「上一個想要揭露這段的人(作家劉宜良,即江南)現在在天堂,因為書中有讓蔣家難堪,蔣派了竹聯幫和蔣孝武去刺殺江南」,「金恆煒比較幸運,沒有被『江南』,而現在竹聯也比較俗辣,只敢在街頭叫囂」。他也提到殷海光若還在,可能會和大家一起做台獨建國的運動。

金恆煒新書《面對獨裁:胡適與殷海光的兩種態度》新書問世,今(22)日下午舉行新書發表暨簽書會,包括邀請前總統府秘書長陳師孟,國史館長吳密察,台大教授李永熾等人與談,凱達格蘭基金會執行長陳致中、前國策顧問謝聰敏等人也都出席。發表會由彭文正主持。

金恆煒在新書中揭露曾任中央研究院院長的胡適與已故台大教授殷海光對於吳國楨案、雷震案,以及「反攻大陸」不同的態度,更直批胡適「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的說法,而這是主張的「自由主義」的二人最大的不同。

書中也多方引證身為「外省人」的二人,原為法西斯主義者的殷海光「豹變」,在洞見蔣介石「不得民心」後主張應該要與台灣人合作,才能打倒國民黨,但胡適卻成為「蔣官」 ,為蔣辯護。

國史館館長吳密察對金恆煒在罹患胰臟癌下完成這本書表示敬意,「可寫出來是因為長期累積的,加上使命感」。

他說,有人有機會親眼看到胡適,自由中國對我來說是古代史,大學雜誌也是非常晚期了,能真正碰到的是外省人的自由主義者脈絡,是已故的台大歷史系教授張忠棟、陳師孟和金恆煒,他覺得金恆煒是把這個脈絡整理出來」。

胡適 真「自由主義者」?

吳密察說,張忠棟晚年時曾對他說,「台灣的民主化運動不可以沒有外省人的參加」,他認為「所謂外省人」也不是多數像蔣介石這樣蛇鼠一窩,所謂外省人還是有不一樣的外省人。

他說,所以張告訴他,如果台灣是一個憲政民主主義的國家,就要看台灣人選舉的結果,當年是還在談如果選舉選出來國民黨輸、民進黨贏,「政權可以和平轉移嗎?」的時代,也就是說,「我們是不是真正的民主國家,即使用中華民國體制用一個民主選舉,如果民進黨贏了,國民黨是否交出政權?大家都還沒有把握的年代」,所以張認為民主運動「不能沒有外省人的參加」。

吳密察表示,「我們現在動不動就用自由主義者的詞掛在這些人身上,是不是對的?早期的胡適在中國,可能是要掙脫束縛,但如果今天來問,如果選出來不是國民黨執政,胡能接受嗎」?胡所主張的可能不是民主。

國史館長吳密察認為,胡適說的自由主義「要加引號」。圖/唐詩

「現在要做的從憲政民主主義角度來說很簡單,但那時是時困難的事」,吳密察又提到,金恆煒寫這本書很重要的驅動力是,把這個外省的、自由主義的脈絡整理出來,「當然過了多年後所謂外省人也都必須加了引號,也就是在一個有範圍用民主主義去制度地決定,怎樣組成一個政治實體的時候」,吳密察說。

另外,他也稱許金恆煒的新書,「經過很長時間的累積,五步一小註十步一大註,這就是歷史學者常有的基本功,博蒐史料」,並開玩笑說,「大家覺得麻煩的話,有空再看腳註,但都是有憑有據」。

吳密察說,新書所引證的史料大多是私文書,「私文書的限制是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關懷,是否在場,以及見與不見,歷史學者碰到這些材料時,必須有穿透紙背的能力,總是史料作者會對自己好的多講壞的少講」,好的史研者必須有好的洞視力看到眉角,「什麼樣的角色那時會在台北、卻在東京」,金恆煒有其作為時事評論家的獨到之處。

「也許當時(胡)人在國外看,以為總統文告每句都是真的,老蔣的文告常看就知哪些是真的,哪些要翻轉看,只會讀書的人就是無法分辨出來」,吳密察認為,金恆煒就知道材料怎樣用才會抓到核心,而不是一般看到只會讀歷史書的學者寫的歷史書。

他說,「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大家陪著金讀這本書,把當時的眉角看出來,1950年代是一個什麼樣的台灣?絕對不是現在教科書所寫的、現在政府跟我們說的台灣,是各種不同角力的50年代,即使在外省人、國民黨陣營,也有不同的大大小小不一樣的人,他們可能來自理念的不同,來自對現實掌握的不同,包括外部、判斷、行動策略的不同有所不同」 。

吳密察也提到,陳師孟談到胡適顯然是跟殷海光不好,「胡講到的是中國的自由主義,可能還要加引號的自由主義,但殷想到的是和中國大陸不一樣的民主制度」,如果是這樣就是要面對現實,台灣能選舉、形成自由民主的國度,「否則怎麼說和中國不一樣,來到台灣說要痛定思痛、另起爐灶,不都是假的嗎」?

吳密察認為,「理念有落差、對現實判斷有不同,對該採的行動策略不同,就造成胡和殷的不同,照這脈絡推,有一天就會走上張忠棟、陳師孟和金恆煒這樣的路」。

彭文正認為,胡適當了蔣官不是那麼有風骨。圖/唐詩

彭文正則認為,金恆煒的新書就像是「黑白分明的台灣近代史」,「狠狠批鬥了一下蔣介石,這比教科書的課綱更像課綱」。

他說,談到胡適,一向被認為是「自由主義」的巨擘,但其實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當了蔣官也不是那麼有風骨」,例如書中寫到胡在海外批鬥了信奉民主的吳國楨,「但如果吳國楨當總統,台灣的民主化應該會早60年」,胡適認為吳不該在海外批自己的國家,說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這聽起是滿熟悉的論調」。

「反而殷海光認為,國就是國、家就是家,不要把國家聯在一起,家應該是民主的集合,而不是父權式的統治,如果殷在今天應該會跟我們一起做台獨建國運動」,彭文正說,金恆煒在書中用小標三次吶喊了殷海光,這位自由主義者的名言「是什麼,就說什麼」,「這跟聖經說是就是說不是就說不是,再多說就是出於惡者一樣」。

彭文正也丟出問題,「胡、殷兩人若在世,會加入哪個政黨」?他認為胡適很權謀,「比較像民進黨對柯P的態度,殷海光比較像在座的各位」 。他也幽默表示,「如果不是對歷史有興趣的人,不妨睡前看這本,看著就會有吸收,隔天早上還可繼續看」,本書是有報導文學、歷史文獻和學術價值的,「應該可拿個博士論文當之無愧,就像升等教授的著作」。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