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傑理:4個殖民時期,日本貢獻最受台灣學生肯定

 

前台灣公報(Taiwan Communique)創辦人韋傑理。圖片/Courtesy Photo of 台美人歷史學會

前台灣公報(Taiwan Communique)創辦人韋傑理。圖片/Courtesy Photo of 台美人歷史學會

前荷蘭外交官韋傑理(Gerrit van der Wees)博士,目前於維吉尼亞州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教授台灣史。9月27日,他在英文媒體《台北時報》發表一篇專文,名為「學生版本的台灣史觀」(Taiwan’s history: student edition),內容指出,今年1-3月,他針對台南市1054位高中生與大學生,進行有關台灣4個主要歷史期間的「認識與評價調查」。此為史學界第一遭,首度透過學生們的多元族群眼光,來檢視評價台灣史。

台南市受訪學生對象主要區分為3個類別,包括有原住民,台灣人(自認為台灣人者主要為福佬、或稱為河洛族群),第三類則包含客家人、外省子弟,以及外國籍的在台學生。

日治時期評價最高/清帝時期最糟糕

結果發現,日本殖民時期獲得「台灣族群」(Ethnic Taiwanese)評價最高(正評達70.5%);國姓爺明鄭時期與荷蘭時期居次(正評比率介於5-6成之間);清帝國時期位居末尾(正評只有42.9%)。另外,「原住民學生」的觀點角度,評價最高的歷史時期為荷蘭時期,給予正評人數比率達54.2%;其次依序為日本殖民時期(正評44.6%,負評 39.0%),明鄭時期(正評32.6%,負評43.4%);最後一名同樣是清帝時期(正評18.8%,負評58.5% ) 。關於「第三類族群」對於各個歷史時期評價,同樣是日治時期最高(正評為54.9%),其次為明鄭時期(正評53.0%),接下來為荷蘭時期(正評略低於50%),居其末者為清帝時期(正評38.3%)。

受訪者接受提問的4個歷史時期,分別為荷蘭時期(1624-1662),明鄭時期(1662-1683) ,清帝國時期(1683-1895),日治時期(1895-1945)。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對於4個階段台灣史的評價,約有25%學生,沒有能力表達自己對於前3個歷史時期的評價(即不清楚其對台灣帶來哪些好或壞處);不過,到了日本統治時期,無法做評價者,降低到15.5%。韋傑理指出,訪談期間他也遇到幾位學生,他們抱怨說,與現代台灣少有關聯的中國史時數與課程分量,卻都比台灣史來得多。

4個殖民時期學生知多少?

學生們關於「荷蘭時期」的正面評價包括有,改善原住民的生活,帶來新的農產品(如水稻、甘蔗),引進水牛耕作增加農業生產;也有學生陳述指出,荷蘭時期把台灣帶進全球貿易體系。提供教育,並在台南東北方的西拉雅平埔人(Siraya Aborigines)社區,引進羅馬拼音的書寫系統。關於負評方面,學生們指出,荷蘭時期屬於殖民者榨取經濟,由於鹿皮的大舉輸出,導致台灣梅花鹿(Formosan sika deer)幾乎滅絕。

對於「明鄭時期」的正面評價,多數學生聚焦於當時從福建引進移民,幫助台灣發展農業;並在台南孔廟設立漢學,為台灣新漢人社會奠定初步教育基礎。其負面評價則是,明鄭統治台灣21年期間,殺害許多平埔原住民,壓榨摧毀其文化,也竊奪其女性與土地;也有一些學生批評國姓爺王朝,只把台灣當成反攻大陸跳板。

「清帝時期」特別受到原住民學生的高度負評(正評只有18.8%,負評58.5% ;對應於日本時期正評達44.6%,負評39.0%)。原因包括有,鎮壓原住民、竊奪土地,強迫原住民接受漢文化。其它族群學生認為,清帝國的限縮政策,傷害台灣與其它國家的交流機會。許多學生提到,清帝官員貪腐盛行;其中清朝第一位台灣統治者施琅,就是貪污的代表性人物。清帝時期唯一受到正面評價人物,為1880年代末期的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他開始在台灣北部建造鐵路,發展電訊系統。

「日治時期」受到多數學生廣泛正評,主要原因為,大舉擴建台灣的現代基礎建設,包括公路、鐵路,以及其它公共設施;建立公共衛生系統;教育設施方面則從小學一路至大學;日本也在台灣建設灌溉系統,以及自來水設施。一些學生也指出,日本人引進西方文化的守時、準時觀念,並教導台灣人守法。貶抑日殖民的學生則認為,日本一概歧視台灣人與原住民,佔領台灣初期的「綏靖政策」期間,殺害為數可觀的抗日人士。

(1670年台灣原住民繪圖/By Olfert Dapper/ wikimedia commons)

300年史的現代意涵

過去300年來,台灣歷經多方外來殖民統治,導致台灣住民,今天有著各自不同的歷史根基,也塑造台灣今天的多元文化社會脈絡。歷經長期探究發現,台灣社會植基於「原住民人口與血緣」史實,日愈得到公開認可;2016年蔡英文就職總統,以及隨後的8月1號原住民日,蔡總統皆提到向原住民道歉,以示不忘先人足跡與原住民受到不公壓迫往事。

台灣「新多元文化認同觀」,認為應該珍視台灣的多元族群事實,即包括70%的河洛族群,15%客家族群,近2%南島語族,以及1945年之後來台的13%大陸族群。僅管族群有別,所有住在福爾摩沙的台灣人,一致希望終結台灣面臨的政治與外交孤立局面,早日得到國際社會承認,並希冀對全球社區有所回饋。

台灣參與國際社會的動能,不會倒退走。從歷史來看,早在3,500年前台灣就與太平洋諸島發展出廣泛文化鏈結。17世紀荷蘭統治期間,台灣跟日本、東南亞國家,持續貿易交流關係。台灣這個「海洋國家」過去存活下來,未來也將繼續往前走。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