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足不前的政府 不會贏得尊重

民進黨面對民間批評已淪為「資進黨」滿腹委曲,但對支持者而言,民進黨執政後走上不統不獨、不左不右、不保守不自由的路線,已經是一種執政傲慢,背叛其期待。資料照片
      
呂秋遠/律師

從民進黨執政以後,部分原來的支持者開始轉而批判民進黨政府,特別在《勞動基準法》的修法內容與程序上多有責難,認為是所謂的「資進黨」,或者認為其與國民黨的立場並無二致。而民進黨政府對此則認為滿腹委曲,也努力澄清這是執政的包袱云云,但這些所謂的澄清,只是讓部分支持者更為憤怒。其實,探究其主因,就在於台灣並不存在以左派、右派為主軸的主要政黨,民進黨在執政以後,本質逐漸轉變為普涵性政黨(catch all party)或掮客型政黨(broker’s party),因此對於期許民進黨維持原本面貌的支持者而言,就成為一種背叛。

一般而言,除了破碎型政黨體系的國家外,如果是兩大黨為主的民主國家,政黨的意識形態都會趨近人數最多的中間選民,因此執政以後希望可以顧及所有選民的胃口,倒也無可厚非。台灣比較特殊的地方在於,這兩大黨的意識形態,並非環繞於左派或右派的政治經濟思維,而是在於與中國統一或是台灣宣布獨立的路線。是以,民進黨只要主張獨立,對於許多群眾而言,就是可以支持的對象,至於經濟政策究竟是偏向社會主義或是資本主義的思維,許多支持者並不在意,或者說,會直接以為民進黨就是支持勞工多於資本家。

或許,民進黨是支持獨立的偏左派政黨。所謂的或許,就是我們直接假設,民進黨就是以接近社會主義的思維來吸引群眾,也擁有支持中下階層的理念。身兼總統與黨主席的蔡英文,不就曾經宣稱,「勞工是民進黨心頭最軟的一塊」?然而,在執政以後,民進黨的施政目標,卻不是如此。

他們希望在政治上不統不獨、在經濟上不左不右、在社會議題上不保守不自由,或者我們說,民進黨政府希望可以達成「全方位施政」的目標,並且「平衡所有的利益」。舉例而言,民進黨在這次的《勞動基準法》的修改上,認為先前的立法過於偏袒勞方,也造成資方太多負擔,製造新問題,因此必須調整方向,以照顧這個社會上所有的人民。

然而,民進黨的支持者,賦予其全面執政的地位,難道是為了讓民進黨實施「不統不獨、不左不右、不保守不自由」的政策嗎?對於部分支持者而言,並不是要讓民進黨政府維持現狀,而是希望民進黨可以大刀闊斧的改變現狀。當民進黨在全面執政1年多的表現,竟然在政策上呈現是「直接」妥協,而非實現在野時的理念。對於期待民進黨政府有所作為的支持者而言,就會認為民進黨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所作所為與原本的國民黨,只有在統獨立場上有所不同,但是卻充滿了執政的傲慢。

民進黨確實在過去1年多,完成了若干立法,也處理了部分黨產的轉型正義議題。然而對於原本支持民進黨完全執政的群眾而言,這樣的幅度並不夠,反而呈現了民進黨在重要議題上,為了顧全所有人的感受,因而左支右絀的踉蹌腳步。

民進黨現在的最大問題,在於全面執政、全方位施政,但是卻忘了執政前的堅定理念。政府的施政如果想要討好所有人,最後就是所有人都無法討好。是以民進黨政府應該考慮,如何挾全面執政之優勢,在行政與立法的密切合作下,完成原本允諾支持者的政見。在搖晃中前進,是政府施政都會面對的問題,但是重點不是搖晃,而是前進,一個裹足不前的政府,不會贏得選民的尊重。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呂秋遠

呂秋遠
律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