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與柯文哲

柯文哲與李登輝2015年10月會面。(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青年學者李登輝曾有崇高理想,嚴批國民黨剝削農民的農業政策,最後投入蔣經國麾下,加入國民黨體制,理想和台灣意識深藏於心底。唯謹唯恐,絕對服從,對於流亡海外的昔日密友彭明敏時加貶低。然一九九○年國是會議,李排除國民黨高層反對,堅持邀請彭返國參加,公言彭為「真正愛國者」,彭卻婉拒返國,李及黨外人士極不高興,他們期待彭回來領導「反對黨」。彭在紐約記者會公開支持李為總統,備受台獨和民主人士圍攻,但後者在李登輝任總統以後,變成無條件的「親李派」。彭遂於一九九二年回國,民間熱烈歡迎,李時任國民黨主席冰冷處理之。

兩蔣過世,李心底理想和台灣意識開始抬頭,第二個李登輝逐漸現形。第一個李登輝是國民黨主席,維護「中國」和國民黨的利益;第二個李登輝則認同台灣,主張台灣人應有自主的權利。兩個李似乎不時心靈交戰,第一個李發言中國人高興,台灣人顰蹙;第二個李說話台灣人喝采,中國人抓狂。有人以為李說話常前後矛盾,是因為兩個不同的李登輝同時存在的緣故。李遭解除國民黨黨籍以後,完全歸隊台灣,為台灣人權利而發言,有人奉為「台獨」領袖。

柯文哲以政治素人姿態競選市長大勝,豪語改革,浸淫實際政治以後,慢慢學習或感染政客作風,又有兩個柯文哲共存。其間有無心靈交戰不得而知,政治素人市長柯P發言率直、誠實、突兀、天真、可愛,市民喜歡;政客柯市長發言狡猾、推責、敷衍,大家皺眉,尤其將「中國」因素導入市政,事情複雜化,對他未必有利。言論有的讓人活活氣死。

台灣菁英從政似不免變成雙重、甚至三重人格,其間奧妙,庶民心煩意亂,摸不著頭緒,難道這也是台灣人的悲哀之一。

(作者為前總統府資政)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彭明敏

彭明敏
建國會會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