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博士不值錢的危機」

 

陳文雄教授投書「博士不值錢的危機」一文中提到,如果大家都不想讀博士,各大學的教授會找不到有力的助手。如今學子們不想唸博士,因為台灣的博士沒出路?還是台灣沒訓練出真正強而有力的博士?事實上,全世界最欠缺的是人才,只要是真人才,各大企業及大學都會搶著要。

二十多年來,廣設大學及研究所,以及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和教學卓越計畫的推波助瀾,造就研究所指導教授們需要大量碩博士生,並因應教師評估的量化指標,再加上社會文憑主義及高教學費低廉,就這樣碩博士生入學的大門打開了,令人遺憾的是,台灣的大學沒有把學生訓練成像世界頂尖大學一樣的強而有力的博士,終而出現台灣博士不值錢及出不了台灣的危機。在歐美先進國家找得到第一個工作及薪水,與你畢業的學校有關,可是在這之後你的文憑就不重要了,人家要看的是你的能力。

這些年,許多碩博士研究生只有能力幫助指導教授執行計畫,尤其是行政機關委外計畫,扮演預期結果數據產出者。許多的碩博士生看一篇英文研究論文,整頁是紅筆註記的單字中文字義,做實驗也需要指導教授幫忙複習理化數學,程度之低落竟也是碩博士生。研究所大門開了,畢業門檻也不嚴守,行政立法機關又不容許低就讀及高淘汰率,再加上指導教授也不甘冒著被研究生反淘汰種下找不到研究生的禍源,造成循環惡果。所以,許多的碩博士生就輕易畢業了,但頂尖大學所重視的博士論文原創性及獨立思考訓練呢?試問這種博士強而有力嗎?出了台灣有市場嗎?

在台灣,還是有優秀的碩博士生,接受美國名校般的訓練,指導教授只是從旁協助,讓研究生學習獨立思考,自訂目標並承擔著一定程度的原創研究風險。面對高淘汰率的美國博士生資格考試,指導教授通常只會輕問一聲:「明年還要再考一次,還是直接休學或轉學?」高標準要求才能訓練出強而有力的博士生,許多台灣曾留學歐美頂尖大學歸國的老師們,不都是經過這種歷程嗎?

大學教育要痛定思痛,讓教授嚴選學生,提高淘汰率,訓練出「強而有力」的碩博士,則行政院賴院長也不需作出「以一千五百億成立一百家研發服務公司,為一千位博士生找出路」的RSC錯誤決策了!

(作者為成功大學醫學院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特聘教授)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