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應隨希特勒而去

 

中正路、中正學校的名稱存廢,有人認為矯枉過正得太超過,但是從意識形態和歷史角度去看,可能是必需的。

德國在二戰後轉型正義的工作重點,就是消除希特勒和納粹主義。較多人認識的做法是通過揭露納粹的歷史,使國民從學習中承認真相和責任,導正社會意識形態氣氛,尤其是種族方面的問題。但還有一個做法,是鏟除希特勒個人崇拜的事物。以配合教育和立法禁止宣揚納粹主義,盡量杜絕任何死灰復燃的機會。

蔣介石率領中國國民黨來到台灣後,對台灣人民的所作所為,單是二二八、白色恐怖、黨禁,已顯得其惡臭不遜於希特勒。以「中正」或「介壽」之名不僅是有如毛匪、斯大林等在宣示威權,更是宣示的過程必包含建立個人崇拜的元素。另外,以蔣介石死亡的一九七五年時的政治氣氛看待中正紀念堂的出現,為鞏固蔣經國(以至整個蔣家)和老K的權力和政治地位是人所共知,該還見到有如把蔣的威權作無限延續,甚至是「神明化」。

以德國的情況類比,就是因為老K根本就在利用蔣介石的威權餘蔭胡作非為,所以,完全去掉「中正」是必需的且要做得徹徹底底。拆光全台所有蔣像是必要,拆卸中正紀念堂更是無議價空間,因為只有把蔣的威權意識連根拔起,才能配合立法、政策及教育杜絕「中正」之燼重燃,破壞轉型成果。

有人擔心,道路和學校改名對日常生活有廣泛影響。但二○○六年桃園國際機場去掉「中正」之名,就證明台灣人是有能力應付和最終適應過來。

(作者為香港時事評論員)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