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余光中與馬偕博士

鄧鴻源(大學教授)

日前詩人余光中以高齡90歲去世,社會各界有正反評價。最近我再重新看他的詩作,沒有看到一首是為台灣弱勢族群代言,大都談中國故情或風花雪月之類,看了半天,越看越糊塗,不知寫什麼東西,我寧願讀胡適或徐志摩的詩,還比較淺顯易懂,且更有意境。

余光中的詩〈當我死時〉:「當我死時,葬我,在長江與黃河/之間,枕我的頭顱,白髮蓋著黑土/在中國,最美最母親的國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張大陸/聽兩側,安魂曲起自長江,黃河/.........../從前,一個中國的青年曾經在冰凍的密西根向西瞭望/想望透黑夜看中國的黎明/用十七年未饜中國的眼睛/饕餮地圖,從西湖到太湖/到多鷓鴣的重慶,代替回鄉/」。以上整篇都是談中國的山河,沒有一句說台灣,死後還希望「葬我,在長江與黃河」!長江與黃河會比得上淡水河與愛河嗎?

余光中1950自香港移民到台灣,受台灣人供養達67年,超過一甲子,佔據他一生時光的三分之二,卻始終無法認同台灣,平時沒有聽他說過一句台語,所寫的詩也都是以懷念「故國」居多,死後還說要葬在「祖國」。1977年他曾發表〈狼來了〉,抨擊王拓與楊青矗等台灣鄉土文學,類似於中共的「工農兵」文學,搞白色恐怖文學事件,還曾大言不慚說自己寫的作品才是「台灣文學」!

李敖曾評論余光中說:「文高於學,學高於詩,詩高於品」,定性為「一軟骨文人耳,吟風弄月、詠表妹、拉朋黨、媚權貴、搶交椅、爭職位」,並且斥責他「過去反共,現在跑回中國大陸到處招搖」,可說十分中肯。是否因為其詩作〈鄉愁〉入選中國中小學教科書,所以改變態度?是否他所嚮往的中國只是文人的中國,而非共產的中國?不得而知。

記得當年青少年時期的我,耳聞他的大名,當年特地去買了一本《當代十大新詩人》的詩集,屢次想看懂他的詩,成為當時有「高雅」文學素養的讀者之一,卻始終無法融入他的「故國」情懷,畢竟中國對我太遙遠,我所知的「故國」情懷是—台灣鄉間的水牛與白鷺鷥、柑仔店賣棒棒糖的阿婆、巷口賣烤番薯的老阿伯、隨時可以釣魚與游泳的淡水河,以及它旁邊的觀音山,還有淡水、三峽與九份等台灣老街,尤其是日月潭、阿里山、鯉魚潭與太魯閣等台灣名勝古蹟。

反觀馬偕博士,自1872來到台灣淡水,到1900年去世,總共不過活了28年,期間他努力學習台語、認識台灣文化,設法與台灣市井小民打成一片,並曾數次回加拿大老家募款,拿到台灣從事教育與醫療等公益事業,也娶台灣女子為妻,子女娶嫁對象都是台灣人,死後也遺言葬在台灣淡水淡江中學後面的墓園,沒有與外國人合葬在一起,這才是正港的台灣人。

1872年9月3日他搭船抵達台灣時,望著淡水觀音山和淡水河的美麗景致,十分欣賞,當晚在日記上寫道:「感謝主,就是這個地方了」,他堅信這就是上帝指引他宣教的地點,上帝也沒有讓他失望,如今他在台灣所播下的種子,已經開花結果,蔚為大樹,嘉惠所有台灣人。而余光中留給台灣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呢?讓台灣人嚮往中國的大山大水嗎?如今在淡水郵局後面有座他的銅像,半跪著並捧著聖經,向主虔誠禱告,讓他未來在此地傳福音一切順利,這座銅像已經成為淡水著名的景點之一。

比較余光中與馬偕博士,後者生活在台灣不過28年,且是外國人,尚且能夠把台灣當作他安身立命的家園,死也要葬在台灣,而前者生活在台灣時間比馬偕還長兩倍以上,與兩蔣一樣,為何生前與死後都無法認同台灣?

< 資料來源:《民報》〈論壇〉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