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侵略」是「維持現狀」之必要

 

中國上海東亞研究所所長章念馳最近為文指出:「台灣如不能主動參與共締統一,就只能被統一。」這樣的政治話語相當有趣,也相當足以看出中國所謂的「統一」,完全不管訴求對象有無意願,說來說去「統一」就是硬道理。特別是,現在「強大的中國、富足的大陸」,中國夢更看不見台灣的意願。然而,霸王硬上弓,恰好凸顯出實際上無所謂「統一」,只有「侵略」。「被統一」對台灣也是假議題,「反侵略」才是真議題。

台灣的各種選舉與民調顯示,不僅年輕世代天然獨,還有越來越多的人「反統促獨」。「維持現狀」者,也大多是「維持現狀趨向台獨」。可見,在主流民意當中,「統一」已非主流選項,只剩黃昏市場。馬英九執政八年,傾中總路線狂飆,再加上,中國經濟成長,扮演世界的工廠、市場。儘管如此,台灣主流民意卻背道而馳,對「統一」漸行漸遠。更不要說,劉曉波事件,李明哲事件,早讓台灣跨越內部差異,看穿一黨專政的中國與民主多元的台灣,幾乎沒有交集可言。

「統一」這個概念與行動,乃是互相承認的兩個主體的雙方合意。不承認台灣主體就沒有雙方的「統一」可言,剩下的乃是單方的「侵略」。中國不放過任何一次國際打壓台灣的機會,從國際刑警組織、國際民航組織、世界衛生大會到大大小小的會議、學報,連台灣舉行的國際賽事也不放過,以及培植經濟統派與推行窮台政策雙管齊下,早已透過蠻力將「統一」一詞做了「侵略」的逼真解釋。因此,「反侵略」成了「維持現狀」(Status quo)之必要。

話說回來,台灣的民選政府卻仍在維持中華民國現狀,宛如給中國提供合理藉口。獲提名監察委員的陳師孟日前表示,小英選前向美方保證當選後仍會與中國維持現狀關係,以及強調會努力讓國民沒有一個人必須為他們的認同道歉,讓他很有意見。既然沒有一個人必須為他們的認同道歉,那麼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不再反共要促統,羅賢哲們、盧麗安們、黃安們、王炳忠們,大可在台灣打著民主反國家,而且讓中國理直氣壯地促統。

更麻煩的是,本土政權轉型正義排除「中華民國」體制,頭上留個一條中國代表權之爭的辮子;且稱「我依照中華民國憲法當選總統,我有責任捍衛中華民國的主權和領土」,言下之意台灣屬於中華民國的領土。如此這般,簡直給中國提供「統一」台灣的法理基礎,令其以「反分裂國家法」武嚇台灣振振有詞。「美國的一中政策」,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擁有台灣主權,台灣的政府卻或明或暗為「統一」留下伏筆,導致台灣飽受中國「侵略」威脅,這到底是可笑還是可悲?

根據聯合國關於侵略定義的三三一四號決議,侵略是指一個國家使用武力侵犯另一個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而且「國家」一詞不影響承認問題或是否為聯合國會員國的問題。不論是和統或武統,對台灣而言都是「侵略」。台灣多數民意已經浮現,但如果向中國呼籲和平不可求,便應該明白改採「反侵略」的話語,對國際社會傳達台灣與中國之間沒有主權曖昧,只有中國意圖「侵略」台灣而台灣堅決「反侵略」的問題。「反侵略」論述,比起統獨二分法,也更足以凸顯台灣實質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

日前,國防部的二○一七國防報告書,首次公布中國機艦擾台的航次表,共有二十三次軍機擾台,二次航母繞台。小英總統責令國軍,應時刻嚴密監控共軍動態,並適時採取必要措施,確保國家安全及區域和平穩定。身為總統與三軍統帥,除了維護和平更為迫切的是,給中國從一代一線經濟統戰到軍機航母擾台繞台等總體威脅做出定義。中國的和戰兩手策略,對台灣的主權、領土完整或政治獨立,皆屬「侵略」。賴揆稱:「兩岸議題必然是要在國際的脈絡下做思考。」以故,「反侵略」成了最直截了當展示為何而戰、為誰而戰的話語,也是國際社會解讀台灣對中國威脅作何反應的關鍵詞!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