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體,文化力

 

台灣的六個院轄市作為「自治體」的條件,或許在於中央政府統籌分配款的比重。台北得天獨厚,享有「天龍國」的地位,常睥睨天下。中央與地方重疊,更顯建設的加乘效果。而「台北人」,早期在小說家白先勇先馳得點的詮釋中成為戰後隨國民黨中國流亡來台的官宦形影。其實,現實上更是台灣各地移入人口的縮影。

「自治體」應包括政治自治化、經濟活性化、文化特色化,才有意義。但台灣的各自治體具備這樣的充分條件嗎?從父權、專制時代遺留下來的不充分地方自治條件,不只政治的自治化不充分,經濟、文化的問題亦然。重北輕南、頭重腳輕的現狀未能改善。台北常在驕縱心態作用下,與中央互別苗頭,異黨執政這樣,同黨亦然,這就是權力的現實。

要求或說期盼院轄市在文化特色化上具備報紙或電視媒體的傳播條件,應該比一般縣市的類似自治體更有可能。但除台北市外,其他五個院轄市,都真正有自己的報紙、電視台嗎?比起其他硬體建設,這不是台北市以外的地方關切的,而這正是問題的所在。自治體的文化力不能只展現在跨年晚會的歌聲魅影爭奇鬥豔。

台灣常以琉球去認識的日本沖繩縣,人口約一百四十四萬多人,有《琉球新報》、《沖繩時報》兩家全縣性報紙,離島發行的還有四家;電視則包括「NHK沖繩放送」、「琉球放送」、「琉球朝日放送」等四家。相對的,台灣的地方自治體,除台北市外,大多沒有自己的報紙、電視台。普遍只有系統台形成的紛亂電波媒體市場,新聞報導仰賴台北的視野。

戒嚴末期、解嚴初期,台灣的黨政軍三台時代,平面媒體由南到北,《台灣(時報)》、《民眾(日報)》、《自由(時報)》、《自立(早、晚報)》,曾經形成言論台灣民眾自立自由的鎖鍊,與黨國時代已建構地位的《中時》、《聯合》分庭抗禮,對台灣意識和民主意識的形塑極具助益。

民主化以後的台灣,正常真實國家建構仍未完成。進入大眾消費社會的台灣在文化上的懈怠、輕忽,相對於地方對政治權力的分享要求,形成某種發展盲點。只依賴「天龍國」台北市報紙與電視的新聞視野,地方「自治體」是真正的「自治體」嗎?只重視經濟並不能振興經濟,文化仍然是經濟發展振興不可或缺的一翼,政治、經濟、文化的構造不能偏失。台灣除了全國性的報紙、電視台重要,地方自治體若沒有自己的報紙、電視台,只會是殘缺的自治體。

(作者李敏勇,詩人)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鏗鏘集》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