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萬的「夢想」

記者鄒景雯/特稿

最近,蔡總統先說,最低薪資拉高到三萬元,是她的夢想,而後,日來則有一系列的談話,再以國家元首的身分鼓勵各產業加薪,這樣的做法,照理全體勞動者都應該大大鼓掌才對,可是實情並不是這樣,原因出在哪裡?

  • 蔡英文總統。(資料照)

    蔡英文總統。(資料照)

一個很簡單的提問是,為什麼是三萬?為什麼不是四萬或五萬?或者為什麼不是二萬八?三萬究竟是怎麼算出來的?又為什麼好像是所有產業、縣市一體適用?這樣問,多數受僱者必然知道這不是在找碴,因為這是很簡單的生活經驗,三萬起薪,對於許多人來說絕對不是夢,尤其主政者的責任不是應該在實踐嗎?

舉一個例子,就知道人家是怎麼在實踐的。拿日本來說,他們大約是每年的五月間進行大規模的產業調查,而後才能在十月間提出基本工資的建議,其中很重要的眉角是,由於深切了解各地經濟發展與產業特性的不同,因此各都府縣,會有符合當地實況的基本工資,各產業別之間也會有不同的工資設定,來貼近反映生產函數中的勞動貢獻比率,減少勞動者可能受到的剝削。人家為什麼不是「一刀切」?因為他們對治理的土地,用功的實地了解,不會不食人間煙火,好似只在雲端發夢。

兩相對照,再來看蔡總統的決策模式,她先射了一個起薪三萬元的箭,而後說已經找民進黨與智庫去研究,請問新境界基金會的功能,能不畫靶嗎?更大的問題是,三萬元的依據到底是什麼?按照總統說話的背景,應該是想解決低薪,但三萬元在北部能算不低嗎?或者說對於上軌道的公司來說會有感嗎?反觀在南部的小吃店,又能請幾個幫手?經濟部長說得一點也沒錯,「這不是在喊爽的」。

其實,只要稍做產業調查,就知道除了南北差距之外,薪資低於三萬元以下的業別,大致就是住宿餐飲業、農林漁牧業、支援服務業等等,這些行業之所以低薪,在於他們的技術含量低,可取代性高,如果要針對這個族群對症下藥,必須從供給與需求面下手,同時進行產業轉型,職訓轉業,而不是由政府介入,要求加薪,就能達致。因為按照自由市場法則,這些行業如果認為三萬元起薪太高、難以負荷,不外就是減少僱用,或者調漲價格,如果經營者認為利潤減少,很可能就會縮小服務項目,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常識。

外界不解總統有沒有像樣的財經智囊?即使是文宣,也該接上地氣,一針見血。一個能令人信賴的政府,一定是先扎實地就社會生產力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如果是上升的,就有加薪的憑藉,如果是下降的,還有什麼好喊的;而且,不同的行業其生產函數內容不同,也應該逐一去調查,如果能夠拿出起碼的數據,因地制宜,來與不同產業進行更專業的對話,不就一擊中的,較易達成目標,也能讓人尊敬?

這,會是台灣公民的「夢想」嗎?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