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也有盲點

 

工時爭議中,常常看到一些長輩出來批評,認為他們過去都連續好幾天工作十幾小時不嫌苦,為何現在年輕人卻要為了多加班幾小時斤斤計較。難道這些年輕人都是體力不濟的草莓族嗎?

這樣的批評其實不盡公平,因為它完全忽視在幾十年來,台灣工作與社會型態的轉變:在當年還是靠電報與勞力密集的那個時代,許多時間其實是花費在等待客戶或國內外公司單位行政部門的程序,或是單一機械性的工作上;但是現在的工作型態要求我們必須透過電話與通訊軟體即時回應客戶要求、腦力工作取代勞力工作;憑藉著自動化與訊息傳遞即時化,在同樣的工作時間,現在能完成的工作量是過去的數倍,需要的電腦外語等能力也更加多元,而長期用腦下來,疲勞感也隨之高增。想想幾十年前的雜貨店只需算帳理貨上架,現在的便利超商店員卻還得泡咖啡、結算各種消費帳單、煮熱食、記得最新的促銷活動細節等等繁雜的工作,就可見一斑。但是薪水並未隨著完成工作量的產出加倍,增加同樣的倍數;更不用說為了促進出口壓低匯率等等措施,導致物價房價飛漲,過去的薪資可以養活一家人,現在的薪資卻難養活自己。低薪高物價與難以有所突破的職場環境,讓人對繼續工作失去動力,只想休息來消除疲憊感。

以過去經驗來批判現在不但不切實際,而且阻止我們對未來可能的想像。台灣想要擁有像歐洲一般的生活水準,像美國一樣多的青年創業家的話,就不應只是在工時上打轉,而是如何創造更新的價值,淘汰低產值高度人力密集的產業,甚至放棄部分的便利:在西歐大部分國家,週日除了餐廳以外少有店家開門營業,因為他們重視利用空閒時間與家人度過,或是從事各種休閒進修活動。台灣過長的工時不但是學校中過長的上課時間的延長,也是台灣教育與工作體系一樣毫無效率痛恨創意,甚至阻礙經濟轉型的最好證明。在人口趨勢老年化下,台灣的孩子們已經夠少了,我們還要把他們都綁在低階低薪的服務業與製造業上嗎?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