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差別的勞動改革

蔡岳熹(醫師) 

台灣的立法院剛修完《勞基法》,無獨有偶的,日本的安倍晉三內閣也要在近期之內推動日本的勞動改革。安倍此番改革的口號是「一億人總動員社會(一億総活躍社会)」,重點放在就業方式的多元化,目的在於讓更多人可以用更多樣的方式,來參與勞動市場,以因應少子化及高齡化的日本未來。(民報資料圖)

台灣的立法院剛修完《勞基法》,無獨有偶的,日本的安倍晉三內閣也要在近期之內推動日本的勞動改革。安倍此番改革的口號是「一億人總動員社會(一億総活躍社会)」,重點放在就業方式的多元化,目的在於讓更多人可以用更多樣的方式,來參與勞動市場,以因應少子化及高齡化的日本未來。(民報資料圖)

 

台灣的立法院剛修完《勞基法》,無獨有偶的,日本的安倍晉三內閣也要在近期之內推動日本的勞動改革。安倍此番改革的口號是「一億人總動員社會(一億総活躍社会)」,重點放在就業方式的多元化,目的在於讓更多人可以用更多樣的方式,來參與勞動市場,以因應少子化及高齡化的日本未來。

安倍的改革可以歸納出四項重點:

1.限制加班時數,降低工作時數的上限
日本是先進國家中唯一有「過勞死」的國家。追求完美是日本人的工作習慣,好處是產品的品質,可以持續提升,壞處是過度投入的工作方式,特別容易陷入過勞。
為了避免過勞的發生,安倍政權打算用法律,限制加班時間,用法律來矯正容易過勞的工作文化。

2.同工同酬
所謂的同工同酬,主要是指派遣社員和正職人員的薪資差異。就算從事同類的工作,日本派遣社員的薪資,只有正式職員的6成,政府希望透過改革,可以讓派遣人員的所得提高至正式職員薪水的8成。

3.造友善高齡者的工作環境
日本人的平均壽命越來越增加,社會的高齡化也越來越顯著。如何讓原本已經屆齡退休,但仍然具有工作能力的高齡者,能繼續進入職場,也是勞動改革需要去解決的問題。

4.活用網路,創造多樣化的工作方式
利用發達的通訊環境,讓更多需要兼顧家庭的人,也可以進入職場工作。有人需要帶小孩,所以無法勝任全職的工作;有人需要照顧家中失能的長者,所以不得不辭掉原本的工作;有人因為生病需要治療,所以只能待在家中療養,無法朝九晚五的上班。即使這些人有意願工作,有能力工作,但因時間和環境的限制,他們就是無法進入傳統職場。這次的勞動改革,就是希望活用網路,讓這些無法長時間出門的人,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進入勞動市場。

有人或許會好奇,安倍晉三的勞動改革和蔡英文的勞動改革,該如何比較?這樣的問題其實很難回答,因為兩種勞動改革的性質完全不同。蔡英文的勞動改革是停留在過去,比較類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勞動改革議題,例如:輪班休息的時間是否夠長、加班費的計算是否合理……等等。安倍晉三的勞動改革比較著眼在未來,日本的未來是高齡化社會,所以就要打造高齡者,也能參與的工作環境;日本的少子化問題嚴重,所以新制度,要讓就業的人可以一邊照顧小孩,一邊參與職場的工作;有人因為需要看護家中失能老者,而辭去工作,新的勞動制度,就是要為這些人建立新的工作規則,滿足他們同時照顧長者,又不須離開職場。蔡英文的勞改和安倍晉三的勞改,著眼的基礎不同,位階也不一樣,所以很難比較。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