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蔣週」暴露甚麼?

 

馬英九也跟著湊熱鬧,在一本新書發表會上,刻意美化和沖淡小蔣當年是被台灣國內弊案(江南案、十信案)「被迫」解嚴的事實,說是為了因應台美斷交、美中建交新情勢和「洗清」國際上對「戒嚴下台灣」的「誤解」,才主動解嚴。(圖/張家銘)

馬英九也跟著湊熱鬧,在一本新書發表會上,刻意美化和沖淡小蔣當年是被台灣國內弊案(江南案、十信案)「被迫」解嚴的事實,說是為了因應台美斷交、美中建交新情勢和「洗清」國際上對「戒嚴下台灣」的「誤解」,才主動解嚴。(圖/張家銘)

 

今年是小蔣去世(1/14,1988)30週年。國民黨擴大紀念,其動機很容易被識破。

吳敦義主席想藉「小蔣」在國民黨內的歷史地位,來抬高自己在黨內的定位,另一不敢說的理由,大概就是想跟中國共產黨跨海唱和,一齊美化兩岸的獨裁者。中國共產黨這麼做,有它延續在中國威權獨裁政體的陽謀,但國民黨也這麼緬懷小蔣,面對已民主化的台灣社會,就顯得太沒出息,甚至會有誤黨之虞。難道它還有甚麼其他的陰謀?此外,吳敦義面對外界質疑,更無厘頭地回說「難道我們都要無君、無父、無國、無家?」真是不知所云!

馬英九也跟著湊熱鬧,在一本新書發表會上,刻意美化和沖淡小蔣當年是被台灣國內弊案(江南案、十信案)「被迫」解嚴的事實,說是為了因應台美斷交、美中建交新情勢和「洗清」國際上對「戒嚴下台灣」的「誤解」,才主動解嚴。這分明是扭曲、簡化和轉移當年小蔣做此重大決策所存在的內外客觀壓力。不管是該書或是馬英九,也都不敢正面提到台灣當年民主化浪潮,才是對小蔣「解嚴」的直接壓力來源,小蔣解嚴無非是為了尋求「延續」國民黨在台灣的政權合理性。

至於馬也唱和說「我們永遠感念他,永遠懷念他」,恐怕不過又是想搶當「經國學校」的及門弟子,在藍營中建立自己的「傳承者」地位而已。
無獨有偶的是,當年也曾經是「小蔣」親信的宋楚瑜,搶在這「小蔣週」出新書,恐怕又是另一個仍不忘情要重建自己在泛藍的共主企圖。這本書並沒有讓我們多了解「小蔣」晚年的「真面目」和「內心話」,反而意有所指說到是因為他在1982年赴美3個月,不在台灣,不在「小蔣」身旁,才意外促成了馬英九接近「小蔣」的機會,和之後「小馬」的崛起。這無異又再度掀起「宋馬情結」的傷痕。

從過去這幾天的「小蔣熱」到底讓我們看到甚麼?
第一、國民黨中央想利用「小蔣」在台灣民間的「餘溫」價值,淡化和扭曲當年國民黨長期威權的反民主本質。這恐怕會弄巧成拙,讓台灣國民,看破國民黨與對岸中共政權共同具有「反民主」的政權本質?
第二、國民黨上下,也想利用「晚年小蔣的表面親民形象」來抗拒和醜化民進黨政府近來對「處理不當黨產」和「促進轉型正義」的堅定改革政策和作為。
第三、幾個出面的「老藍人」(吳、宋、馬)無疑都想藉與「小蔣」的親近關係,企圖鞏固自己在泛藍陣營中的「傳承者」地位。
已有了民主基因的台灣人民,不會看不出來上面這3個藍營的動機和戲碼。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