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人的夢想

 

記者鄒景雯/特稿

總統有夢想,廣大的納稅人絕對會有更多的夢想。有一個夢想,對於「大政府」或「小政府」主張者都適用,就是希望大家繳的每一分血汗錢,都能夠花在刀口上,並且發揮最大效益。對於掏錢出來的人來說,最上者是:養最少的人員,做最多的政務推動;勉強忍受的中策是:養不少人員,做出不少的政務;最下者是:養了愈來愈多的人員,卻做了愈來愈少的政務。既言夢想,當然要的是最上者。

  • 納稅人繳的每一分血汗錢,都能夠花在刀口上,並且發揮最大效益。(資料照)

    納稅人繳的每一分血汗錢,都能夠花在刀口上,並且發揮最大效益。(資料照)

新政府上台後,完成公教年金改革,把沉重的退休金負擔降下來,是符合納稅人期待的。但是,面對了過去的問題,同時也要減少製造新的問題,因此如何控制現職人員的人事成本,一方面穩定財政,一方面避免排擠實際的業務推動資源,也是頭家考核請來的管家婆是否稱職的重要指標。

就拿刻正在立法院臨時會等待通過的政府總預算來說,一○七年度中央機關預算員額總數(包含國營事業、基金會)仍然高達二十二萬二八九人,這還不包括一些屬於編制外的非公務人員,如臨時人員及派遣人員等等。前者,之所以驚人,在於歷任政府都講政府組織改造,改了這麼多年,還維持這麼大的編制,卻感覺不出「大有為」的火車頭氣象,因而令繳稅的人氣餒;後者,之所以更驚人,在於政府總員額法做了上限限制之外,居然還搞一大堆「管控機制」來進用職員以外的人力,例如中央機關現有的派遣勞工就達萬人之譜,辛苦的納稅人看到這種長久以來無法改善的情況,會不傷心?

花了這麼多的人事費用,一○七年度中央政府整體人事費約四二五八億元,總要發揮政策制定的能量,結果納稅人卻看到各重要部會把大量的政策規劃與政策研究外包給智庫與學界去做,一般來說,工作委外的優點是可節省政府組織人力,如果做到這點,確實符合效益;但若組織沒有顯著的瘦身,又要花上龐大的委辦預算,把重要的政策內涵交給外面的機構去代行,換句話說,勞力密集的業務要派遣,專業密集的業務要發包,那麼每年按考績晉級的公務員,要納稅人無條件給他們逐年增加薪資、保險、退撫支出,他們的定位與價值到底是什麼?這種政府治理方式合理嗎?

以上講的,當然不是蔡英文政府獨有的問題,而是一直以來就不斷惡化的結果。如果政府是一家公司,公民就是股東,政黨輪替等於董事會改組,因此對於這個新的經營團隊,股東們也必須要有夢想,希望這家公司先從自己改革起,給更多的股東有信心後,才有資格以「大政府」自居。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