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需要甚麼樣的校長?

醫師陳昭姿說, 台灣大學是國立大學,擁有龐大公務預算,更是台灣人民心目中的最高學府。台灣大學校長地位何等崇高,被要求德高望重品學兼優,只是恰如其分。如果教育部與遴選委員只以最低的道德標準─法律檢視之,與我們檢視一般政客之水準,有何不同?如此,台灣大學不值得做為最高學府,台大校長更不配擁有最高社會聲望。

沒錯,正是如此,畢竟管中閔已經沒有學術品格,最嚴重的是他的論文中不曉得有多少篇是由他人捉刀,自己掛名的(至少有一篇他已承認),台大應組成一個委員會,好好調查!
台大新校長管中閔。(資料照)

長久以來,台大的教育目標似乎只在培養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的學生,至於人格與操守,則在其次,以致有台大宅男虐殺女友或虐貓事件的發生,也有領導學程師生上網募款讓師生登山以培養所謂「領導能力」的笑話,有些教授假公濟私,A政府公部門的公帑圖利自己而不以為恥,甚至有些教授製造假論文,貽笑國際學術界,這樣學生即使很會讀書與考試、教授即使有很棒的學術成就,又何用?愛因斯坦就曾說:「專家也不過是訓練有素的狗」。

曾在1993至2013年任耶魯大學校長的理查德·萊文(R.C.Levin)曾說過:「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大學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批判性獨立思考的能力,自由地發揮個人潛質,自由地選擇學習方向,不為功利所累,為生命的成長確定方向,為社會、為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這才是萊文心目中耶魯教育的目的。」《大學之理念》的作者約翰·紐曼(J.H.Newman)也說:「大學教育的目標是使一個人對自己的觀點和判斷有清醒和自覺的認識,能切中要害看清世界的本來面目,解開思緒的亂麻,撇開無關的細節,識破似是而非的詭辯,這樣的教育,才能讓人勝任任何職位,駕輕就熟地精通任何學科。」

由以上兩人的看法可知,大學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批判性獨立思考的能力,自由地發揮個人潛質,能切中要害看清世界的本來面目,與識破似是而非的詭辯。相信這不僅是台大教育所欠缺的,也是目前台灣許多大學的通病,因為許多大學教授只會教育學生一些專業的理論知識,或討論自由、民主與人權的價值,或批判社會不合理的現象,卻漠視校園威權圖騰的存在,這不是學識侏儒是甚麼?不是反智教育又是甚麼?大學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標,並非在如何評鑑教授或學生的論文是否發表在哪一期刊或每年要有多少篇論文,而是師生是否具備誠實與道德勇氣,畢竟學術論文已經可以造假,假公濟私的學者也不在少數。

幾年前,台大甚至對自己傑出校友陳文成博士是否該在校園立銅像都猶豫不決,我們還能對台大期望甚麼?陳文成博士在那一個戒嚴年代,不顧自己個人安危,從美國匯款支援美麗島雜誌社,卻被國民黨的「抓耙仔」密告,1981年六月回台省親後遭警總人員約談,後來莫名其妙死在台大校園,生前還曾經遭受凌虐。當年陳文成的死,引起國際重視,也加速台灣民主化的進程,如此偉大的校友,台大卻不重視,只重視獨裁者,這是一向崇尚自由、民主與獨立思考的台大所應有的格局嗎?

當年陳文成博士在美國不只一次曾跟友人說:「我終究還是會回去的,因為只有台灣的山才是山,只有台灣的水才是水」,即使明知資助美麗島雜誌社很危險,仍然義無反顧,這樣一位學有專精、愛國愛鄉又有道德勇氣的知識份子,才符合台大人應有的品格,比誰都適合當台大校長,畢竟台大的校訓是「敦品、勵學、愛國、愛人」, 顯示台大要求一個人的品格理當在其學術成就之上,不是嗎?然而管某人有品格嗎?其學術成就又可信嗎?

陳文成博士。(圖擷取自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臉書)

台大那麼多教授,難道沒有類似胡適、傅斯年與陳文成那樣德術兼修的人嗎?為何會選出一個不知有無真實學術成就卻無品格的人當校長?這個新校長既沒有事先坦承以告自己身兼企業獨董的事實,事後也一直沒有出來說明其動機,也沒有解釋為何自己被別人的論文掛名,這樣的人適合當台大校長嗎?如今其學術品格受到質疑,只因涉嫌論文與學生互相抄襲,又如何自圓其說?

總之,台大的教育目標,不是只有培養具有專業知識與技能者,更應培養具有獨立思考、明辨是非、誠實與道德勇氣的人,然而管某有這樣的素質與能力嗎? 曾經身為國民黨黨官的「管爺」,當初是否對陳文成在校內立銅像一事投贊成票?常開口閉口自稱「爺們」的人,又適合當台大的校長嗎?

(台大校友)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開講〉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