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有力的治國效率因應習近平變數

 

中共中央提案修憲打破任期制,節奏快速地鋪陳令人側目。習近平在全國人大公開表態「完全贊同憲法修正案草案」,並強調,憲法修正案草案在形成過程中「充分發揚了民主,集中了各方面智慧,體現了黨和人民的共同意志」。很明顯地,習近平意志,或者說,習近平集團,已經足以掌控中國的政治機器,讓黨國隨他們的權力意圖而起舞。是以,全國人大通過憲法修正案,也不過是照本宣科,沒甚麼出乎意料的火花。

習近平「為所欲為」,亞洲的強人政治又添一景觀。台灣看得到的戰略地理周邊,從普丁、金正恩、安倍晉三、杜特蒂到習近平、川普,強人一個接一個。通觀強人的興起,能夠有效處理或解決國內國外累積已久的難題,幾乎都是取得民意支持或默許的基礎。不同的是,在民主國家,強人維繫政權,需要服膺民主體制;而民主體制的任期制,幾乎不可能為強人更改,即使是內閣制也有黨內新陳代謝的制衡。非民主國家,強人鞏固權位,則是將專制帶往獨裁,權力圈愈縮愈小;這意味著政治暗鬥與社會矛盾也將無聲累積,重大決策犯重大錯誤的機會也相對增加,表面上的風平浪靜往往醞釀著黑色風暴。

面對周邊強人治國,尤其是對岸鬥性堅強的習近平,台灣儼然增加了安全與競爭的壓力。如果台灣也有一個強人,例如李登輝時代,也許可以自信地走民主的路,並兼顧厚植國防經濟硬實力,以抗衡開發獨裁的非民主模式。但今天的台灣,民進黨雖然完全執政,蔡英文總統明顯不想當一個強人,她的政治風格傾向溫和,對外崇尚和平談判,對內講求社會對話。老實說,在民主承平時代,這樣的領導風格符合民之所欲,但在改革轉型階段,歹戲拖棚可能會讓渴望革除積弊的民意落空。尤其是,其他國家的強人,對內對外的鐵腕效率,經常被拿來作比較,反對陣營更不會放過機會。

政治強人的碰撞,川普與習近平、金正恩之間的互動,充滿戲劇性的跌宕起伏,對東北亞、亞太的戰略影響,可能產生比以往更迅雷不及掩耳的變化。以故,台灣在地緣政治上要維持現狀恐怕也不可得,採取積極作為以維持動態平衡,小英政府恐怕必須調整步伐。春節後,蔡總統調整國安團隊,有評論認為她對兩岸政策表現了比較強硬的態度。如果屬實,這隱含蔡總統有意改變領導風格,而這在強人治國的周邊環境確有必要,否則中國從機艦擾台繞台到惠台三十一項政策的銳實力展示,「善意誠意」將被對方視為示弱而刺激其進擊意圖。

話說回來,蔡總統傾向溫和的政治風格,也是台灣內部民主環境使然。近年來,隨著台灣的民主活力釋放,另外一種型態的民粹風氣也隨之吹起。於是,小英政府著眼於全民利益的改革戰線,不斷面對爭取局部利益的民粹杯葛,甚至分眾議題的民粹動員,其街頭陳抗也讓小英政府疲於應付。如此內部分化的場景,林全內閣的施政行動準則,似乎無法壓住陣勢,於是,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去年九月,賴清德組閣,勞基法再修法、積極解決五缺等,才展現快速反應部隊的效率。國安團隊嚴陣以待,內閣擺脫民粹糾葛,堪稱小英政府由弱轉強的契機。

台灣民主沒有回頭路,不論是蔣經國式威權強人,或李登輝式民主強人,都很難在民主深化過程中再出現,除非台灣遭逢嚴重危機。不過,沒有強人,並不等同民主不講效率,不論身段如何柔軟,只要具有領導定力,民主自有效率,人民也有感,國家更能正向前進。最為忌諱的是,眼睜睜看著民主體制被民粹幽靈附身,民主活力委靡不振。在其他民主國家,完全執政下可能是民主強人,在台灣卻因過度尊重少數而淪為民粹俘虜,將近兩年來的民主游擊戰內耗又內傷。對岸的強人治國,對台灣既是領導的挑戰,也是國家的挑戰。但願蔡賴體制重整旗鼓之後,能以更有力的治國效率,因應習近平變數。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