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政府的突圍之道

 

習近平打破集體領導、任期制,首當其衝是台灣。台灣的總體安全,比以往更不可輕忽。甚至可以說,習近平「登基」,國際上曝險最大的部位之一就是台灣。因為,中國若無風無浪,銳實力所指,絕對不會沒有台灣。而若習近平恢復帝制,中國為之動亂,台灣也難逃池魚之殃。當然,越來越有圍堵中國架式的自由印太戰略,安全對話納入台灣,也很清晰地展示了,民主陣營對台灣的安危十分在意,這是台灣力抗中國威脅的助力。只不過,人助的前提是自助。

習近平時代,除了加大對台灣的軍事心理戰,也加大了對台灣的經濟統戰。北京心知肚明,對台動武幾乎是只能說不能做,因為那等於是去測試不可測試的地帶,形同玩火。然而,所謂的服貿貨貿、三中一青、藍八縣市、一代一線、惠台31等,對台灣敞開國民待遇的糖衣,國際社會不至於負面看待。而經濟統戰,不比武嚇之只能說不能做,反而是可以大張旗鼓地入島「買台」。中國的經濟統戰,目的非常清楚,那就是培植台灣的「經濟統派」,用給予少數人有限的利益,來謀取台灣不可交換的價值。這一條戰線,台灣很難獲得國際聲援,往往只能孤軍奮戰。

不幸,台灣內部仍有國家認同、意識形態、既得利益、轉型正義之爭,再加上,馬政府經濟連接中國所造成的慢性病,導致年輕世代就業所得陷入困境,對個人與國家前途心生疑慮。近年來,只要北京推出經濟統戰措施,台灣內部就要經歷一陣精神煎熬,彷彿中國對台灣的磁吸力量加大了,台灣就絕對無法往反方向走,失敗主義溢於政客、統媒、名嘴、陳抗領袖之言表。最近,蒙古總統巴圖勒嘎呼籲川普擴大雙邊貿易,以免經濟持續惡化;他擔心,蒙古在專制主義抬頭的區域扮演「民主綠洲」角色,但「一般蒙古民眾對民主越來越灰心」。這是類似台灣的,經濟、國安與民主的三位一體關係,國際盟友也必須注意及此。

飛彈與銀彈,正在威脅台灣。當中國的形象在國際上被過度放大,失敗主義聲量也在台灣內部被過度放大,完全執政的本土政權顯得相當被動。獲得主流民意支持的政權,由於對岸的霸凌,以及內部的促統雜音,施政作為往往自我設限、顧此失彼,從而無法落實有感政績。其實,內外的反作用力,只是想把本土政權綑綁,並以「窮台」摧折台灣人民的意志,如果執政者讓他們得逞,便是自己的失敗。有效對策,唯有擴大結合所有拒絕將台灣納入「一國兩制」、甚至「一中帝制」的力量,恢復經濟動能以塑造內聚力超強的台灣共同體。克服習近平變數,已成今後台灣領導人的必備條件。

台灣不同於中國,民選政府都有任期限制,於是權力的行使必須講效率,否則時間一過一切歸零。小英政府拒絕一中共識,中國便拒絕往來,就是看準了台灣民主的局限性。但小英政府的對策,也不可能如對岸之修憲取消任期制,而是將有限期的權力灌注無限期的民主演進。多年前,針對阿扁執政朝小野大的困境,李登輝前總統提出「穩定政局,鞏固民主,振興經濟,壯大台灣」的方案,至今仍不無啟發。這十六字訣指向,執政者要設法團結最大多數,擺脫民粹糾葛的絆腳石,重視經濟的下層結構,才能與國力懸殊的中國抗衡。否則,小國對大國,內部分裂又經濟衰退,台灣還有什麼活路?

台灣沒有以黨領政,團結最大多數的時機,就在定期選舉。今年選舉,民進黨在不同選區呈現不同的策略傾向,有的為了勝選挖空心思,有的為了價值不惜求敗。民進黨人擅長選舉戰術,但似乎未見整體戰略。今年選舉的客觀環境,乃是中國帝制復辟。在這樣的情況下,小英政府的智略,應該國家超越政黨,把透過這次選舉團結最大多數當作勝選目標,而不是置身於個別選區勝負的壕溝戰。台灣內憂外患,小英政府要逆轉的工具有限,經濟與國安就是重中之重。面對中國超級磁鐵,加上一個政治強人,擺脫民粹、堅守民主、活化經濟、鞏固國安,小英政府的突圍之道已別無選擇。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