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政治啟蒙者

 

作家李敖過世了,他的一生性格與作為,可用「反權威、反當道」來概括。

他念台中一中與台大歷史研究所時,都因反叛學校體制與批判校方而中途輟學。一九六○年代,靠著自修取得豐富的中國歷史與語文知識,並用來與當時擁護「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反五四在台中國文人打筆戰,他的筆鋒銳利,語調辛辣,很快建立文名。這時的他對政治尚不關心,就只是反抗文化霸權。

李敖後來之所以跟國民黨槓上,或許跟他投稿的雜誌與文章屢屢被查禁有關,此後他把砲火轉向攻擊獨裁與威權統治者,方法是靠著豐富的歷史知識與蒐集資料的能力,為讀者揭露蔣家政權的真面目。在戒嚴年代,多少文青站在書店偷偷捧讀李敖的書,看得熱血沸騰,從此政治意識啟蒙,決定加入反國民黨的陣營。

李敖因協助時任台大政治系主任的彭明敏逃亡,被國民黨關了五年多,純粹出於私人友情與義氣,而非認同彭明敏的台灣人自決主張。事實上李敖從來不支持台獨,甚至對民主政治的認識也不深刻,他攻擊國民黨基本上只是出於「反權威、反當道」的一貫特質。

李敖此一來自性格的本能表現,到了台灣意識崛起、政黨輪替的時代,其不足之處便完全被凸顯出來。民進黨執政以後,很快引來李敖的攻擊,而本土文化的興盛,竟然也引發他的不快。李敖曾經代表新黨與親民黨參選公職,但他的問政表現比他所批判的人更差勁。又因不滿台灣文化成為主流,竟然在二○○五年北京大學演講時公開說「沒有台語」也「沒有台灣文學」。這樣的李敖後來只好回去擁抱中國,在晚年克服了搭飛機的恐懼,到對岸發展。

綜觀李敖一生,在戒嚴年代,他靠著膽識與文思,衝破獨裁統治,為台灣的民主政治做出了貢獻,然而到了民主時代,他不能汲取進步思潮,也無法認同台灣,於是很快失掉光環與影響力,殊為可惜。

(作者為醫師,台中市民)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