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尾人生的「第一次」

 

人生所做的每件事必定都有第一次,但大多不曉得或不覺得要記下來,所以很快連自己都忘了。也有一些第一次好像記得很清楚,但若是追問到底是不是真的第一次,也不太敢確定,譬如第一次騎腳踏車上學、第一次和同學打架、第一次和女生牽手、第一次被父親責罵離家出走、第一次進入教室教書、第一次用河洛語站台助講、…。人家說人生海海,記得或忘記又有什麽關係呢?也許是吧,但在每一個不同的人生階段記下一些第一次,供自己反省、給別人參考,也不是毫無意義吧。

先說第一次行使彈劾權,是針對海軍「金江艦」在演練時誤射「雄三飛彈」、擊中漁船的不幸事件。負責實際操作發射的三位士官已經被司法起訴論刑,沒有成為監察院彈劾的對象。但是從艦長、艦隊長、艦指部主任、到測考中心主任等共九名將校級軍官,這回都遭彈劾。

其實整個事件是一連串的錯誤造成的,或者更正確地說,是軍中積弊沒有處理的後果;而其中有兩位倒霉的軍官,上任不到一兩個月就出事,憑個人根本無法防止,即使有心要改變軍中長期的「做假文化」也來不及。但最後表決時,有一位是以一票之差沒能逃過究責,另一位差三票。據查案委員說,在約談時他們表示不迴避責任,顯示出做軍官的擔當。這件事讓我再次理解,一個長期失能的體制裡,即使也不乏盡責甚或優秀的人才,但最終被犧牲的反而是那些人才,除非先徹底改造體制;就像司法長期受到黨國思想的浸淫掌控,若不以「轉型正義」導正司法體系,即使其中不乏正直良善的司法官,到頭來也是劣幣驅逐了良幣。

上週的第二個第一次是「地方巡查」,這是依〈監察法〉第3條所謂「監察委員得分區巡迴監察」的任務而來。我選擇的區域是冷門的「雲嘉南」,因為一直到高三前幾乎都是住在大台南,不過這次行程安排是嘉義縣與雲林縣,沒能到母校「大同國校」去拜訪那尊「蔣公銅像」,不知下落如何?

行程的重點是查察「三疊溪水污整治二期工程」的進度落後情事,這條北港溪的上游本身幾乎沒有水流,加上有許多小型養豬場與家禽場放流糞便,水質嚴重污染。約十年前的第一期截流淨水工程進行順利,如期完工且成效顯著,然而緊接著的第二期工程卻被另一家公司低價搶標,不到一年就追加預算、停工、破產、訴訟,一拖七、八年案子還睡在法院。我們在嘉義大林的現場勘察,相鄰的兩期基地天差地別,一邊是綠意盎然、蟲鳴鳥叫的生態公園,另一邊是破布條圍繞的荒蕪邊坡,水泥塊、碎石子遍地,但為了「保全現場」打官司,連暫時「遮醜」都不敢。中央的公共工程主管機關如果仍然死抱「防弊重於興利」的教條,堅持用「價格標」、不用「有利標」,則各地方政府再有心要提升公共工程的品質,也是力不從心吧。

寫到這裡才想起,應該附兩張照片讓大家看看,過幾天設法補上。

 

 

< 資料來源:尖尾週記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陳師孟

陳師孟
經濟學家,出生於美國馬里蘭州,祖父為蔣介石文膽陳布雷,父母皆為蔣介石同鄉浙江人,1歲後(1949年)隨家人自美遷台。曾任台北市副市長、總統府秘書長、民進黨秘書長。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退休,2020大選後請辭監察委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