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與中國特色招生

 

記者莊榮宏

今天是兒童節,來談兒童。

兒童不懂就問,譬如:「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遇有不識,開口便問。

兒童有問必答,譬如:「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老師去採藥了,但我不知他在哪兒。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兒童樂於助人,譬如:「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您問酒家嗎?就在那兒!

兒童難免貪玩,譬如:「兒童飽飯黃昏後,短笛橫吹喚不回。」嬉戲忘返,叫也叫不回。

兒童模仿力強,譬如:「近日行軍渾見慣,兒童嬉戲學刀弓。」有樣學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兒童深受環境影響,所以「昔孟母,擇鄰處」,要幫孩子選擇鄰居。但影響兒童最深的並非鄰居,而是父母。

上一代兒童擔心父母不開心,壓抑自我,迎合雙親,實現長輩的期望。

這一代兒童則是父母擔心他們不開心,鼓勵他們適性發展,實現自我。

我認識一位先生,辦完父親的喪事後馬上辭掉工作,和朋友合開修車廠,每天把自己弄得髒兮兮,樂在其中。他因迎合父親的期望而去當白領,父親一走,他再無牽掛,決定做個快樂藍領。

此因科舉文化遺毒造成「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偏狹迷思,但進步的國家不只教育出學者和科學家,更要讓不愛讀書的孩子適性發展,開出自己的顏色。

一朵花生成什麼顏色,都是天注定;只有「花」盡其才,各逞所能,這世界才多彩多姿。

欲百花奔放,須土壤肥沃。

在一個國家,其沃土就是自由、民主、人權。

有些國家不自由、沒民主、無人權,開出腥臭的喪屍花,卻因久居其中而不聞其臭,反而自詡「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這個連上網的最起碼自由都沒有的國家,卻頻頻向台灣的孩子招生。

倘若想參加「不自由沒民主無人權體驗營」,就應該報名;若不是,別去為妙。

為什麼?前面不是說了:「近日行軍渾見慣,兒童嬉戲學刀弓。」那是一個指揮軍隊屠殺大學生,天天喊著要對台動武的國家,你指望孩子在那裡學到什麼?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新聞線上》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