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閔的「第二波滅證」

為管中閔再度被爆料:名列支那地質大學(武漢)MBA教育中心「外聘教師」,並在2003年11月接受「客座教授」聘書;我們也發現其在2005年8月的「中文履歷」,自列「2005年4月〜至今 中國廈門大學兼職教授」(見部份擷圖全圖全網頁擷圖),戳破「管聯手台大及廈大」的騙局。教育部這才決定,組成「跨部會諮詢專案小組」,先檢視管赴支那兼職等遴選案相關疑義,蒐集各部會法律見解,再針對台大校長人事案作出決策。

管中閔在支那兼職,被媒體在3月16日揭發後,廈門大學「王亞南經濟研究院」立即進行「第一波滅證」,關掉現行的「中文」及「英文」教授名單網頁(見下圖);後來恢復了,卻刪掉所有「管中閔網頁」,要查看它「第一波滅證」前後的差異,請按「這裡」。


而面對教育部即將展開的「調查行動」,管中閔不是露面說清楚,而是選擇進行「第二波滅證」。原來「王亞南經濟研究院」還有保留2005~2013年使用的「舊版網頁(中文英文)」(見下圖),現在也消失了。
 


我們把在「第二波滅證」前的畫面,一一呈現在此:

1. 在「王亞南經濟研究院」的「中、英文舊版網頁」,管中閔被列入該院「教學研究人員(Faculty)」(見下圖):
 



2. 在該院的「計量經濟學研究中心」與「現代統計學研究中心」網頁,管中閔都是「研究人員(Researcher)」,頭銜都是「王亞南經濟研究院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Chair Professor, PhD Supervisor)」(見下圖);請讀者特別注意以下的「英文網頁」,「Chair Professor, PhD Supervisor」是「從2006年開始」:
 




3. 在「數量經濟學」網頁,管中閔不但被列入「計量經濟學」與「數理經濟學」的「導師」名單中,還用「星號」特別加註為「博士生導師」(見下圖),與該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在2005年底的核定吻合:
 


4. 如同上面好幾個圖所示,蕭政同樣被列為「王亞南經濟研究院講座教授、博士生導師(Chair Professor, PhD Supervisor)」。2013年的專訪,證實廈大有給薪(見下圖),只不過他以父親的名字成立獎學金,每年幫助4名廈大學生。但廈大3月21日回函,稱沒付薪水給管中閔,很令人納悶。
 


5. 上述「王亞南經濟研究院」的「計量經濟學研究中心」,於2007年6月23日發出新聞稿,指聘任管中閔等為「講座教授」,又特別強調「每年到廈大工作一至三個月」(見下圖),與《自由時報》3月16日最初爆料時,廈大「王亞南經濟研究院」蔡姓人員「第一時間」的說詞吻合,「管中閔從研究院創院之初就已加入,並確實開班授課,有負責國際學生的金融博士學位等,每年約來2、3次,1次約待1個月,因此授課較集中,至於授課日期則不固定,需視管的行程安排,但今年應該會照往年一般,展開授課」。
 


我們以2015年11月10日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教授、國家太空中心首席科學家劉正彥(見下圖)為例:起先他也是因為被檢舉在支那「兼課」,後來進而承認「兼職」中共的「海聚工程短期項目人才」,明顯違反國研院「兼職作業規定」,才自動請辭「國家太空中心首席科學家」一職。當時教育部要中央大學查明函復,但不知為何仍可繼續在該校任職,讓他在2017年11月還在抱怨「政治干預學術」。
 


同樣的事發生在只會牽拖「政治恐攻」與「向教育部宣戰」(見下圖)的管中閔身上,從他的「中、英文履歷」、廈大未修改前的「2014~2017年舊網頁」、廈大撤除的「2005~2013年舊版網頁」、許多課表及招生簡章等「多樣化的授課形式」,還有前任校長朱崇實的「工作報告」,都證實管既「兼職」又「兼課」。
 


雖然在3月16日案發後,管中閔一味神隱,他跟台大與廈大反而像「詐騙集團」,聯手遮掩滅證;但中研院當天即查明,確定管「全未申報」。有了劉正彥的「前例」,教育部只要依「教育人員任用條例」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專任教育人員,除法令另有規定外,不得在外兼課或兼職」,就足以要求台大重新遴選。

我們覺得很奇怪,一個只花幾分鐘就可以釐清的事實,管中閔為何寧願「神隱」、也不願現身說明?管僅選擇以兩個聲明,對抗教育部的八次行文。台大校內的「挺管派」則「擱置」五個相關提案,不願面對與釐清真相。他們的作為與國台辦公然介入,彰顯背後大有文章。

若連台大人事室都承認,近一兩年來、37名教授擔任獨董,就有35名是「先上車後補票」,就是包括管在內。與藍營及校內外的「挺管派」這幾個月出來叫囂所謂的「校園自治」相對照,根本是一場笑話。

< 資料來源:pfge·s blog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