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麗島到喜樂島

◎ 洪裕強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日的國際人權日,高雄發生民眾訴求台灣民主與自由,終結黨禁和戒嚴的美麗島事件。廿八年後的四月七日鄭南榕義士自焚的廿九週年紀念日,「喜樂島聯盟」再度於高雄市出發,主張台灣落實「主權在民」的民主政治,透過「獨立公投,正名入聯」,使台灣成為國際社會一個正常化的國家。衷心期盼台灣的自由民主,從高雄出發;國家的正常化,從高雄出發。

「喜樂島聯盟」的圖騰是採用橫向台灣的鯨魚圖案,鯨魚理當自由自在地優游在海洋;若迎向大陸,鐵定擱淺滅亡。台灣是海洋民主自由國家,是鯨魚;中國則是大陸專制獨裁國家,是母雞,兩者本來就是一邊一國,互不隸屬。希望「喜樂島聯盟」的成立,能團結所有可團結台灣人民的力量,透過「公民投票」展現台灣人民對台灣這個國家的認同與完成台灣國家的正常化。天佑台灣!

(作者為高雄長庚醫院學術組副教授)

 

聽張閔喬致詞有感

◎ 康友財

在鄭南榕自焚廿九週年這天,喜樂島聯盟正式成立,我看著轉播,最讓我有感的致詞者,是台大醫學系四年級學生張閔喬

張閔喬致詞內容除了政治面以外,還涵蓋了支持同婚、反對「勞基法」修惡。前者恐怕不是老獨派關心的議題(甚至是不少人反對吧),後者則直接和執政的民進黨對槓(尤其賴清德)。

我不太知道要如何解釋這個現象。年輕人把社會議題擺在統獨意識形態之前?年輕人政黨忠誠度較低?如果這樣猜測沒錯,很多人慣用藍綠二分法看事情,就不合新生代的節拍了?很多人用藍綠二分法預測選情,或政治人物的行情,也將因政黨忠誠度下降而容易失準?民進黨執政將越來越艱難,因為要在高理想性的年輕世代、現實生活中浮沉的市井小民、財勢無孔不入的大財團三者間取得平衡越來越不容易?因為執政黨從來不缺被罵的題材,所以「完全執政」即將結束?所以政黨輪替後台灣獨立公投就不可能?

越想越擔心。看來,我們這些老台獨對網路世代的數位原住民接觸不多、懂得太少?這會不會是郭倍宏最需要努力、下工夫的地方?

(作者現任教職,桃園市民)

 

大會現場 四代同堂

◎ 林全信

「喜樂島聯盟」成立大會現場人山人海,更可愛的是,海外台灣人紛紛加入支持,具名者一三五○人,錄影致詞鏗鏘有力,多數是以「常識」台灣人從沒被中國統治過,當然台灣獨立,異口同聲「反中國的鴨霸」。

在台上發言者可謂四代同堂,老的九十六,年輕的剛剛才過廿歲,橫跨七十五年的歷史。突然左側有騷動,有一白鬍子老爹,拿了一大張紅紙黑字,意思是他不贊成某些人及事。我隔壁的年輕人,大嗆「別來亂」、「我都已經卅歲了,還要我等多久?」他起身動作大了起來⋯。

沒事!這是一種溝通方式。其實,現場來賓演講論述中,台下的回應聲及肢體語言,也可感受到台灣獨立的八大論述,各有不同的支持群及年齡,頻寬也不大相同。年輕人激昂的回應聲,讓我們知道,這個風向隨著世代已在改變中。

前清華大學化工系林光華教授,也是廖文毅的表孫,人在美國華府,透過網路即時轉播,他說出台美人的心聲;張閔喬,台大醫學院四年級生,在二二八對蔣棺潑紅漆,潑出台灣人的正義與勇氣,她在喜樂島聯盟成立大會的講話,我個人認為是全場理念、目標與意志的表達是最精確的!

四代同堂的喜樂島,宛如台灣獨立運動的傳承大會,確實讓人喜悅、快樂!

(作者為國立中山大學教授)

 

「獨立公投,建國入聯」

◎ 郭建國

民視董事長郭倍宏號召許多獨派前輩成立了「喜樂島聯盟」,該組織楬櫫的目標是「獨立公投,正名入聯」。我認為有值得商榷之處。

台灣應該追求的唯一目標就是「獨立建國」。建國期間,要用什麼臨時名稱,或建國後要用什麼永久名稱,只要有共識,都可以用。這是為建國而「命名」,不是未建國前的正名。故,何來「正名」之需?何來「正名」之議?

再論「入聯」,台灣必須先建立一個符合國際法定義條件的國家後,才有資格申請加入聯合國。不此之圖,縱使「正名」萬次,連UN門都沒有,遑論入聯了!

台灣一旦通過經由國際法層次的住民自決公投(Plebiscite,非一般國內憲法之下,法律訂規處理國內事務層級的公投Referendum),就是向國際宣告:台灣要獨立建國了。建國後,愛叫什麼國名,要制什麼樣的憲法,都將迎刃而解。因此,我認為喜樂島聯盟的目標如果用「獨立公投,建國入聯」就更合宜了。

(作者是新住民的一代台獨大旗隊發起人台灣建國工程隊隊長)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