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反抗/意外推昇了台灣民族「精神高峰」!

許銘洲/編譯

玉山與雲海,圖片取自/Wikimedia Commons/James Ho/2005

玉山與雲海,圖片取自/Wikimedia Commons/James Ho/2005

縱觀現代台灣史,台灣人的民族意識,總隨著政權轉換有所演進。一連串翻騰、創傷歷史事件,無疑催化、塑造台灣人的獨特人格,然而,歷史事件,不會是造成「台灣民族主義」的唯一基石;政治與文化在不同歷時期的翻轉、變革、相互衝擊,也滋養了台灣人的認同基因。

「全球台灣研究所」(Global Taiwan Institute)研究員萊恩.帖爾比倫(Ryan Terribilini),3月12日在《凱達格蘭媒體》(ketagalan Media),發表一篇專文,名為「台灣人民族主義的演進基石」(From Ethnic to Political :The Evolving Foundation of Taiwanese Nationalism。Taiwanese Nationalism一詞亦可譯為台灣人國族主義),內容指出,台灣在19世紀末,至21世紀初,發生3大歷史鉅變,導致台灣民族主義日愈鮮明。此三大事件分別為:清國戰敗並於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隨後帶來50年的日本殖民統治。其二、1949年,代表中華民國的國民黨政權,在中國內戰失敗後,集體流亡台灣。其三、歷經近40年的國民黨戒嚴統治之後,台灣逐漸走向政治民主化。

除了上述3大政局鉅變之外;台灣400年史,亦歷經一系列殖民者與外來移民入侵經驗;導致本土「台灣人」在光譜上,習慣稱異己者(與自己並置於不同地位的人)為「外來者」。當然,隨著歷史推進,「台灣人」的概念基盤,持續修正擴大,願於包容更多外來者;這是台灣人有意識,或無意識狀態下,基於維持一個「現狀獨立」(de facto independent)的民主國家,藉以對抗、區別(differentiation )中國威霸系統(authoritarian system),所必然發展出來的認同基盤擴張。

專文作者萊恩(Ryan),引述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助理教授陳若蘭(Rou-lan Chen),2012年的研究見解指出:台灣人的認同觀,從歷史眼光來看,已由過去的「族群民族主義」(ethnic nationalism),蛻變為立場堅定的「政治國族主義」(political nationalism)。從1895年至今,透過政治力強行統治台灣的諸多外來政權,都對發軔中的台灣民族主義,發揮重要催化角色。歷來不論是政治力或挾經濟力,強行入主的統治集團,一再激發台灣人危機意識,並試圖建構出自己獨特的台灣人民族主義,予以反擊。

抵抗日本帝國入侵

日本明治天皇時期,於1894年的第一次中日甲午戰爭,擊敗清國之後,雙方於1985年4月間簽訂馬關條約(日本稱之為《下關條約》,因和約在日本山口縣下關市簽訂)。依據該條約第二、三條規定,福爾摩沙及其周邊附屬島嶼(即澎湖群島),移交給中國。

清國放棄台灣消息,傳到台灣島內,引發清國忠誠者與台灣士紳群情激憤,他們決議進一步擁護台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並在5月23日宣佈成立「台灣民主國」。不過這項保台行動,並非基於台灣「人民自決」主張,單純只為了避免台灣落入「可憎異族」手中。

《台灣民主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of the Republic of Formosa)的中文版本早已消失,原因不詳(目前,有些網路上流傳的台灣民主國宣言中文內容,恐怕係以訛傳訛,因原版中文早就佚失不存)。茲據維基百科「台灣民主國」(Republic of Formosa)引述美國記者達飛聲(James Wheeler Davidson,又譯禮密臣,1895年當時他正在台北擔任採訪工作),其英文版所紀錄的「台灣民主國」宣言內容,茲部分摘譯如下:

日寇強橫,欲併臺灣。臺民曾派代表詣闕力爭,未蒙俞允。局勢危急,日寇(譯註:英文版原文用字為Japanese slaves,即日本奴才)將至。我如屈從,則溫馨家園將淪為夷狄之所(譯註:英文版原文用字,形容日本夷狄為savages and barbarians,即兇殘野蠻之人);如予抗拒,則實力較弱,恐難持久。業與列國迭次磋商,儉謂臺灣必先自立,(外國勢力)始可予我援助(The Japanese have affronted China by annexing our territory of Formosa, and the supplications of us, the People of Formosa, at the portals of the Throne have been made in vain. We now learn that the Japanese slaves are about to arrive.If we suffer this, the land of our hearths and homes will become the land of savages and barbarians, but if we do not suffer it, our condition of comparative weakness will certainly not endure long. Frequent conferences have been held with the Foreign Powers, who all aver that the People of Formosa must establish their independence before the Powers will assist them. 資料取自James Wheeler Davidson著作:《臺灣的過去與現在》(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History, People, Resources and commercial Prospects)

專文指出,僅管中日甲午戰爭,滿洲人主掌的清國戰敗,卻仍自視擁有「文化優越感」;一方面詆毀日本人,另一方面,也視數千年來就住在台灣的「南島民族」(Austronesian peoples)如無物。這種投靠清國統治者,以家族為本位的種族文化觀,盛行於1895年政權交替之際,並在台灣(漢人)社會佔據主導地位(美國學者Brown, 2008)。當時統治台灣的中國或漢人菁英,一盤散沙,徒然推動一場短命的民主國運動,結果維繫不到5個月旋即覆滅;不過,日本領台初期的台灣人抵抗運動,亦相當激烈,特別是客家庄民眾(Hakka people)他們所發動的對抗日本人行動,足堪用「慘烈」一詞加以形容。

日本殖民時期,台灣人也見證多起「保衛家園」的反抗運動,例如1915年發生於台南玉井、南化等地的「噍吧哖」反抗事件,這場起義事件,由漢人與原住民共同參與,該運動奇襲多處台南警察廳,殺害日本警察;僅管謀反事件很快遭到敉平,卻是一場跨族群的反抗共同敵人起義事件。

台灣人反壓制運動共同主軸,隨後逐漸擴及政治領域。1921年創設的「台灣文化協會」,透過知識分子集會形式,討論台灣社會的政治、經濟、歷史,以及當時發生的相關社會議題。由於台灣文化協會運動的持續推展,催生「台灣民眾黨」誕生,該黨引用當時美國總統威爾遜理念(Wilsonian ideals),推動住民自決(self-determination);該黨主張各個層級議會,應有一定比例的台灣人代表,不過該項運動遊說訴求,功敗垂成。僅管如此,1920、30年代時期的台灣民族認同運動,逐漸廣泛包羅更多族群參與;不像1895年當時,將台灣原住民看成較不文明(uncivilized)族群。可悲的是,戰後1947年二二八事件,不少過去的台灣民眾黨員遭到國民黨政權迫害,其中致死者,包括台灣民眾黨基隆支部黨員楊元丁,台灣民眾黨經濟委員會委員陳炘等人

228悲劇與近40年的台灣認同鎮壓

日本帝國曾被視為,不可抵擋的強大武裝勢力;到了二戰之後,遭聯盟國擊敗的日本,呈現滿目瘡痍景象,導致日本必須放棄對台主權。後來由於中國持續內戰,毛澤東所率領的紅軍打敗蔣介石軍隊,迫使國民黨勢力於1949年集體逃到台灣。不過,早在國民黨政權於中國全面失利之前,以美軍為首的聯盟國於1945年10月25日,同意由蔣介石政權暫時接管台灣(註:一些史料將之視為台灣光復)。

很不幸,中華民國對台的接收佔領,很少讓(過去被視為)文化兄弟的台灣民眾,感受文化的融合交流,反倒是實施軍事統治,貪腐為所欲為;中華民國軍方勢力侵吞台灣人土地與資產(也包括將過去的日產佔為己有)。結果本省人與外省人的敵意加深,終於引發1947年的228事件。

史上知名的228悲劇,估計(起碼)約有1萬名台灣人遇難(不過,不同團體對於遇難者人數究竟多人少?有不同數據解讀,有人認為應該多達3萬人);228大屠殺源自於,台灣人想要對抗蔣介石政權武裝統治的腐敗力量。不過,這一次台灣人對抗的共同敵人是跟自己類似的中國漢族群;事件過後,228大屠殺被統治者視為禁忌,長達40多年;到了今天,卻轉化為「台灣人認同」建構追尋的重要元素。228成了台灣重大轉折的分水嶺,它將台灣島民,大屠殺受害者,跟外省政權加害者,形成對比關係;而且外省(外來)政權依附受益者,成了台灣人民公敵(Fleischauer, 2007。富萊饒爾Fleischauer,是德國杜賓根大學歐洲當代台灣研究中心學者。)

228屠殺事件,以及1949年之後長達近40年的戒嚴統治(連帶擱置憲法,其第5條內容明訂,各民族的平等權),導致台灣人(被統治者)與外省人(統治者)之間的斷裂鴻溝加深;台灣人不同於中國人的認同差異思維,也慢慢浮現出來。

民主進程與加速台灣化

1975年蔣介石過逝之後,由兒子蔣經國接任台灣總統,他迫於形勢,逐步推動民主化改革。其任內推動的3項重大政治指標性決策包括:一、對於1986年9月28日民進黨完成組黨,國家機器並沒有發動鎮壓;二、1987年7月15日,蔣經國宣佈解除戒嚴。三、蔣經國的國民黨政權,尋求台灣化轉型,他提名(拉攏)本省人李登輝擔任副總統。

現年95歲的李登輝,是個具有客家血緣(福佬客)的台灣人,他經歷多個台灣歷史轉折時期。首先,他出生於日據時代,年輕時期曾短暫加入台灣共產黨;國民黨接管台灣期間,他擔任公職,成為國民黨官僚。任何想要瞭解現代台灣者,必然不可錯過李登輝的傳記。他的經歷與出生背景,讓當時老派守舊的國民黨要員,對他心生疑慮;認為他可能是個改革者,或是1位臥底的台獨份子;結果顯示,李登輝不久之後,就彰顯出自己的台灣人主體本色。

蔣經國於1988年元月逝世,並由副總統李登輝依照體制接任總統職位,當時的台灣總統必須透過外省人主導的國民大會,進行選出。到了1990年台灣爆發野百合學生運動,學生們訴求解散(主要由中國大陸代表組成的)國民大會,並要求執政者提出政治改革時間表。李總統接納學生主張,並推動一系列政治改革,最終導致總統直選制度誕生,李登輝也在1996年順利當選台灣第一屆民選總統。

對於李登輝改革路線的疑慮,不只出現在國民黨內部;1995-96年總統民選期間,中共在台海發動一系列飛彈試射,企圖透過戰雲密布,對李登輝選情造成不利影響;然而這項軍事威脅策略適得其反,李登輝以54%的得票比率,大獲勝利。事實再度證明,外來勢力想要透過「安全威脅」手段主宰台灣,只會對「台灣民族主義」造成催化作用;1996年總統直選戰役顯示,台灣(多數)民眾想要選出一位「台灣文化而非中國文化」的認同者(Rose, Caroline, and Victor Teo, 2013。劍橋學者論文)。

總體趨勢顯示,將台灣、中國文化區別開來,以及歷史層面的「脫漢」論述,在台灣內部持續鋪陳開來。2000年總統大選,支持獨立的民進黨候選人陳水扁,在國民黨內部分裂投票的情況下,贏得大選。這是民進黨首次在台灣社會取得執政權,陳水扁在總統任內開始進行一系列的「去(除)中華」(desinicization),以及「台灣化」(Taiwanization)行動,並支持台灣的「正名運動」,將一些國營事業加上「台灣」名稱(Hille, 2004。金融時報專文)

近幾年來,對於台灣民主化之前,那段過往歷史並不熟悉的現代年輕人(即天然獨世代),率直斷言主張,台灣應該擺脫中國的影響力。此一新世代民意,具體展現在2014年318太陽花學運。這股新世代「台灣自主」呼聲持續激盪迴響,形塑強大主流民意;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就是搭乘這部年輕浪潮快車,順利當選2016年總統。年輕新世代的「台灣認同」,如今已經建造完成;接續的下一步使命是,台灣如何走出去?並且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同。這項讓台灣成為正常國家歷程,無疑需要時間,而且更需要膽識與勇氣。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