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台北農產公司的獲利

 

  

近來台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獲利數字引發媒體議論,但翻開北農過往歷史,「開源節流」這項鐵律依舊是其獲利與否的根本。資料照片

焦鈞/台北農產公司前員工

近來台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獲利數字引發媒體議論,各方說法其實都沒有太大問題,只是站的角度不同;不過,社會大眾鮮少探討這家公司的屬性定位、營運內容與獲利模式,以深究這幾年獲利成長的真正原因。簡言之,翻開台北農產公司過往歷史,「開源節流」這項鐵律依舊是其獲利與否的根本,話說吃果子拜樹頭,有必要把這段過往陳述清楚。

首先要來談的是這家公司的定位。台北農產公司受《農產品市場交易法》規範,該法第12條指出「農產品批發市場為公用事業」;又,同法第13條也明定「農產品批發市場,經營主體均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也就是說,台北農產公司管理「台北市第一、第二果菜批發市場」,這家公司肩負著公用事業、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命」,也因此法令准予批發市場向「供、銷雙方」抽取「市場管理費」(該法第27條規定)做為主要收入來源。

台北農產公司的「法定收入來源」市場管理費,過去最高曾收到3.2%,後來承銷業者以「罷市」要脅調降,最後台北市政府同意降為3%(供、銷雙方各負擔一半)沿用至今。也就是說,對台北農產公司而言,已經不可能從法定收入再「開源」──試想,以今日民意、民粹高漲情況、供銷雙方都「經營困難」,誰敢輕言調漲管理費──反觀鄰國日本,因為批發市場經營漸受直銷通路的衝擊,市場管理費調漲至7%者,比比皆是。

要從法令收入開源不易,就只能節流。在台北農產公司前任董事長莊龍彥任內,於立法院第六會期期間,在董事會秘書馮秋火協助下積極遊說執政黨立委,希望將營業稅免稅範圍擴大。莊龍彥對台北農產公司第二個重大節流措施,就是當機立斷結束虧損累累的「台北農產超市」,在當時主任秘書陳忠男協助下將30多家北農超市經營權順利移轉給全聯超市,讓公司不再失血(1年幾乎賠掉半個資本額,約8、9000萬元)。

上述兩大節流措施,使得台北農產公司開始轉虧為盈;更重要的是,從2008年開始,批發市場交易活絡,加上氣候異常造成「風不調、雨不順」,蔬果批發價格連續5年飆漲,且出現「價量齊揚」的反市場供需法則現象,該公司市場管理費收入連年創新高,台北農產公司員工終於不用再只領2000元紅包年終獎金。

此外,莊龍彥又在2011年透過台北市議會議長的幫忙下,說服台北市政府將「萬大路橋下堤外車場」擴大管理範圍至青年公園,全數交由第一果菜市場代管,使得台北農產公司「停車費業外收入」1年暴增新台幣2、3000萬元。爾後,位於民族東路的第二果菜批發市場地下3樓停車場,隔年也比照辦理,由台北市政府停管處,移撥給台北農產公司管理。

成功節流,再加上順利開源。奠下了爾後這5年(2012~2017年)的獲利衝上歷史新高,也才有台北農產公司前總經理韓國瑜在議會質詢時,自誇其經營績效良好的根本結構性原因所在;這期間,台北農產公司仍持續有其他冷藏庫、水果月曆、販售農特產品的業外收入,但與上述大筆入帳,不可相比。當然,現任總經理的營運績效,在「比較基期」增高的情況下,2017年下半年因為支出減少,全年獲利率與盈餘數字仍優於前1年,再次說明開源節流才是企業永續經營之本。過多的政治口水與過度的關注業務推廣費用的使用,只是模糊焦點,也無法看清楚台北農產公司其真正的獲利模式。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論壇〉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