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農績效愈好 我愈不爽

吳音寧事件延燒了三、四個月,由於政治力介入,張飛打岳飛,不但模糊掉真相,也顛倒了是非黑白。

「台北農產運輸公司」屬性特殊,不能以營利為目的的一般公司看待,董事長與總經理向來都是政治任命,就是賦予他們平衡產銷、平準蔬果價格,抑制菜蟲剝削炒作的任務。柯文哲藉白色力量入主台北市府後,打破了「北農」長期被盤踞壟斷的利益結構,「北農」於是陷入多事之秋。

近十天來,沉默的吳音寧開始反擊,民進黨也動起來即刻救援,拚命在吳音寧和她的前任韓國瑜的經營績效上做文章,我認為完全劃錯了重點。

「北農」有600多名員工,營收主要來源是收取拍賣交易雙方合計3%的手續費(另有停車場收費是固定收入),因此決定其績效的因素很單純,一是交易量,二是交易價格,再來就是人事和管理成本,沒什麼大學問。

「北農」近年交易量約220億,手續費收入是6.6億,純利介於3000到5000萬元之間,純益率約5%,其他95%都被營業成本(人事和管理費)吃掉了,純就「績效」而言並不出色。韓國瑜得意洋洋有一年大賺一億多,那是拜一年三個颱風,把菜價抬到半天高所賜,消費者叫苦,農民也沒多賺一分,唯一得到好處的,是韓國瑜大灑8000萬獎金,有分到甜頭的心腹幹部,基層員工和市民一樣,都是冤大頭,「北農」業績好,值得誇耀嗎?

「北農」公股只占四成多,一年賺幾千萬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維持產銷秩序,平衡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合理分配。從廣大消費者的觀點,我日常消費量不會大起大落,「北農」賺愈多,表示價格變貴了,我就愈不開心,吳音寧要證明適任與否,不在財報好不好看,而是杜絕菜蟲剝削和特權自肥。

(作者為新北市業餘投資人)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