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和國民黨的民意形象

 

台灣民意基金會選在民進黨召開全代會的當天(7月15日)公布最新政治民調。圖/張家銘

台灣民意基金會選在民進黨召開全代會的當天(7月15日)公布最新政治民調。圖/張家銘

很巧,台灣民意基金會選在民進黨召開全代會的當天(7月15日)公布最新政治民調。該民調除了再度顯示標舉「改革路線」的蔡英文總統聲望仍然偏低,與上個月比較,雖負面回應下降3%,但正面回應只上升1%,維持在3成3。

這個結果,並不令人驚訝,也不必渲染其政治效果。我在小英總統上任一年後就直指,只要是立志改革,一定要有心理準備面對反對者的抗拒和反撲,以及支持者的不耐和沉默。今年一月也曾撰文說小英的歷史定位應該會「落實轉型正義」。既然如此,除弊動作恐怕會大於興利,那必然會讓一般公民以為政府只破不立,或是擔心樹敵多於交友。在這種「改革施政主軸下」,表面的民意數字恐怕一時很難漂亮;要傾聽的反而是「各方」對改革內涵和步驟的反映與建言。

接下來我要分析的則是同樣這份民調所揭露比較有意義的政治訊息。那就是民意對民進黨和國民黨的政黨形象認知差異。

調查列舉10個描述政黨性格和形象供電訪者勾選。統計出來的結果相當有趣,也印證了我長年觀察兩黨政綱宣告(表)和執政作為(裡)所獲得的印象。

在台灣民眾心目中,民進黨有以下這七種異於國民黨的黨性和黨格(依民眾的判斷強度依序列出):
1.有改革魄力與決心
2.重視自由與人權
3.重視生態環境保護
4.代表台灣人的利益
5.有理想性
6.代表一般老百姓的利益
7.清廉

上述前三種特性,民進黨比國民黨領先幅度從20.1%到31.8%。如果反推過來在台灣民眾眼中,國民黨則是一個:沒有改革魄力和決心的保守政黨、較忽視自由與人權、看輕生態環境保護、不能捍衛和代表台灣人的利益、因循和缺乏理想性,所作所為似乎是為了特定金、權利益團體,而非一般老百姓。最後,他也是一個清廉受到質疑的政黨。

相對的,國民黨有下面三個特色領先民進黨:
1.有能力處理兩岸關係
2.較有能力促進台灣經濟發展
3.較具有執政能力

換言之,當前民進黨輸給國民黨的是未能依中共「統一和併吞台灣」的意旨,處理兩岸關係;急於改革除弊,以致讓民眾以為施政未提升台灣經濟發展和競爭力;也由於有前述兩個「憾事」,民眾也就批判民進黨執政能力不理想。這三個特質,國民黨領先幅度從13%到48%。

看完民調的這項兩黨政黨形象全比較之後,我要鄭重呼籲台灣人民要好好想想,台灣到底需要哪種政黨?對台灣長遠前途好的政黨、做得比說得多的政黨、務實而不務虛的政黨、清廉而不貪腐的政黨、能捍衛台灣主權的政黨,就該支持。不要再鄉愿,再假裝用「中間選民」做藉口,既不敢對台灣政治前途表態,也不敢明白表態為台灣主權發聲和向中國政權說不,更不願為改革所必須付出的代價背書。

我也覺得民進黨要好好善用這份民意調查資料,一則增加自己的執政信心,二則立即有效改善在經濟興利和相關改革施政步驟和方法,千萬要設法改變民眾對民進黨持有那種「心有餘而力卻不足」的錯覺。

至於國民黨該怎麼做?我想國民黨應該好好自我檢討,如果真的覺得台灣人民誤會了國民黨的「七大錯」,那就公開出面辯護,讓台灣人民再來做一次大論斷和大清算。

< 資料來源:《民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