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論》台灣的世足熱潮之後

 

整整一個月,台灣的世界足球熱潮終於畫上休止符!

這一個月來,一日球迷像股市看盤似地談論 32 強的斤兩,或簽運動彩、或對運動員的顏值品頭論足,總統府前乃至部分縣市廣場、運動場的賽事直播,都說明台灣的世足熱,微妙的是,一個月前我們對足球那麼熱情嗎?

運用世足熱的餘溫,關心台灣足球也許是最好的時機!

威權時期的台灣足球

在許多人的印象中,60 年代末期開始台灣三級棒球「出國比賽得冠軍,光榮返回來」是威權時代的民族激情。其實,體育民族主義的操作,足球走在棒球之前。

1950 年代,台灣邀請香港球王李惠堂來台灣擔任足球教練,香港出身的李惠堂選手生涯活躍於 1920、30 年代中國的中國球壇,而後回到香港定居,在政治立場親中華民國。戰後台灣,以「自由中國」自居,也不斷透過政策優惠或拉攏吸引香港電影工作者等各界人士來台,證明「自由中國」為心之所向。邀請李惠堂與香港球員來台,也是彼時政治工程的一環。

圖片來源:截自 YouTube 世界足球五大球王之李惠堂影片

李惠堂曾短暫激勵 1950 年代的台灣足球,不過,1960 年代台灣開始因為與中國的會籍問題受限國際賽事,此外,棒球在台灣原來就有基礎,三級棒球在民族激情主導下發展更形快速,足球很快退到邊緣的位置。而後,1970 年代到 1990 年代初期的木蘭女足,曾有一段亮眼的表現,只是之所以命名為「木蘭」,在於出國訪問比賽球衣上無法出現國名,只有以木蘭標示規避,這也是政治現實下的無奈。

時代變動下的世界盃足球轉播

台灣的足球發展,跟軍方有很密切的關係,早年足協理事長都由三軍總司令到聯勤總司令文武之間輪流掌權,1982 年華視總經理身兼足協理事長,也在這一年華視開始轉播世界盃足球,自此 16 年,華視是世界盃足球轉播的平台。

2002 年日韓世界盃足球賽的轉播,年代電視台拿下轉播權,這是第一次由有線電視系統轉播世界盃足球賽,這也是台灣媒體生態 90 年代以來鉅變的縮影。或許日韓就在台灣隔壁有親近性,外加沒有時差問題,這次的世界盃對台灣有相當的刺激,至少,當時台灣政府喊出「足球元年」的口號,四年之後,又提出要送 20 位小朋友到巴西,目標是 2018 年踢進 32 強(不就是今年嗎?)。

2010 年的世界足球轉播,MOD 加入轉播行列,這幾年專業的愛爾達體育台轉播了一系列的足球比賽,培養了一定的足球觀眾人口。不無誇張的是,今年愛爾達買下版權轉播,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居然以高價搶標、排擠對手,影響觀眾「免費」收看運動賽事權益的指控!

不正常的足球生態

這些是台灣足球發展與轉播簡史,重點是,上述那件事情是正常的?

就政府角度來說,豪言 12 年後踢進世界盃,這簡直是速食式的簡單思考!難道不知世界盃亞洲名額的產生是要先在亞州踢 40 強分組的主客場出線後,再踢 12 強分組的主客場。總之,這是非常艱辛的歷程。編織美夢時只望著國際媒體聚焦的世界盃足球賽,沒有人分析亞洲足球現狀,即便亞洲強權日本、韓國、伊朗與澳洲之外的球隊,對台灣而言都是強隊,我們如何超越?

就足協來說,威權時代解體之後,足協遲至 90 年代末期回歸到民間,但回歸民間未必代表回歸專業,現今台灣的足球環境已有一定的足球人口,不能說是一片沙漠,但政府如何促成足協改革?足球如何回應民間對台灣足球的期待,這是一個最根本的問題。此外,「體育產業」近年來是另一個響亮的名詞,選手養成、精采的比賽、市場的規劃、轉播權等是其中的根本要素,有線電視業者「免費」收看運動賽事的說法實在荒謬!這跟文創園區高舉「文化創意產業」旗幟,結果都在開餐廳咖啡廳如出一轍!

台灣足球賽事才正開始

台灣的世界盃足球熱潮之後,希望留下的不會只是槓龜之後撕掉的運動彩券!

下個月印尼亞運將要展開,台灣男足和印尼、香港與寮國一組,女足則和印尼、南韓與馬爾地夫一組。10 月,同樣在印尼,U19 亞洲杯足球賽,時隔 44 年台灣重於再次踢進 U19,就台灣的足球環境來說這是件不容易的事!

台灣近年來足球成長的關鍵人物陳昌源
芋傳媒胡家銘攝

2018 年,也是體育署「足球六年計劃」的啟動年,目標是台灣足球排名進入前 100 名,據說政府現在正在進行體育改革,大家不妨一起來監督吧!

< 資料來源:《芋傳媒》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