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芸樺、柯文哲有什麼不同?

藝人宋芸樺針對日前自己一句「最喜歡的國家是台灣」,在中國微博上發文解釋,強調「我是中國人,一個九○後的中國女生,台灣是我的家鄉,中國是我的祖國…」。

在此同時,台北市政府在送交給議會的報告中則坦承,柯文哲在去年雙城論壇上發表的談話內容,確實有兩份不同的講稿,而送交給國安會的「初稿」,其中並未出現「兩岸一家親」與「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等文字。

宋芸樺身為藝人,近年又轉往中國發展,之所以要出賣自己的言論自由與國家認同,不過就是為了人民幣。至於柯文哲,則稱「兩岸一家親」以及「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都是為了讓世大運可以順利舉辦。乍看之下,同樣是向中國低頭,宋芸樺是為了一己之利,而柯文哲則是公眾利益,後者看似用心良苦,其情可憫,但,真的是如此嗎?

第一,宋芸樺只能代表她自己,說出再多的傾中言論,都無傷台灣的國家尊嚴。相較之下,柯文哲做為台北市長,他對外代表兩百多萬的台北市民。他的傾中論述,影響廣泛而深遠,不僅在國內製造出北京得以見縫插針、分化台灣的機會,更將在國際社會造成許多對台灣主體性有害的解讀。

第二,宋芸樺改口「我是中國人」,不論自願的成分有多少,都屬個人行為,旁人再不喜歡,大可置之不理。然而,柯文哲去年從上海返台後,一方面不斷為自己抱屈,說中央政府「放他一個人去對付阿共」;另一方面,又堅稱自己的講稿確實有送交國安會,更一再重申「自己沒說謊」。如今回顧,柯文哲當初打的算盤,不就是要把蔡政府一起拉下水,當作自己傾中言論的擋箭牌嗎?這樣自己犯錯在先,卻還牽拖、誣賴他人,未免太不厚道。

總結而言,宋芸樺在商言商,為自己負責,能否兼顧人民幣與新台幣,市場與觀眾自會做出決定。至於柯文哲,則要為台北市負責,到底「兩岸一家親」與「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能否為市民所接受,年底的選舉肯定會所有反應。不過,基於是非曲直,針對講稿一事,柯文哲應該先向蔡政府公開道歉。

(作者曾任智庫研究員,高雄市民)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