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一家親」與「426」之外的第三條道路

中國交換生:「兩岸一家親」與「426」之外的第三條道路

 

論者強調,「兩岸一家親」與「426」兩種狹隘思維皆非台灣與中國理想關係,非親非仇的正常國與國關係,才是兩岸往來的正常選擇。合成資料照片

伊洛人/來自河南的交換學生
  
近日因為反對柯市長「兩岸一家親」主張,我收到了很多反饋。例如「不想要一家親,難道想被稱作426」。這種非親即仇的狹隘思維,是中國統戰宣傳機構與台灣親中統媒長期洗腦的結果。對此我深感憂慮,不得不投書,寫下這幾年的心路歷程,並詳述台灣與中國或未來各省獨立後的諸夏,建立「正常國與國關係」的必要。
   
在大學交換交換學習之前,我對台灣和香港更多的是敵視。既有對國民黨軍隊在花園口決堤,製造黃泛區,導致家鄉貧苦的舊恨;也有台商勾結中國官僚,低薪壓榨河南同胞,勞動致殘者得不到補償,直至富士康跳樓慘案的新仇。更有在大學招生時,受中國戶籍制度歧視,大量失學的河南考生,還要被低分錄取的港台考生擠佔名額的憤恨。在我看來,無論是國親新乃至少數民進黨政客,乃至大部分台商,在中國時不斷宣稱「兩岸一家親」,實際上是以此旗號參與中國政府掠奪中國人民的吸血盛宴。
  
不過,正如蔡政府也要用「維持現狀」的妥協,換取台灣人在中國利益一樣。做交換生可以學到不少東西,也是求職時不錯的鍍金包裝,因此我先後去到香港和台灣交換學習。看到了港台的社會運動之後,我瞭解到在香港和台灣並不只是有打著「兩岸一家親」旗號,背後做盡卑劣之事的親中政客和台商。更多的是參與本土經濟運作,熱愛在地價值,同樣討厭統派賣港賣台的大部分當地人。

其中無論港獨和台獨,由於受中國政府對香港的殖民和對台灣的打壓,很多會遷怒於身邊或網路上的中國人,產生類似426的敵視言論。但這種「正直的敵視」比起為了分享中國政府壓榨人民的特權,宣揚兩岸一家親背後的「卑劣的偽善」,實在可以說是即善良又親切了。
 
非親非仇的正常國與國關係,才是兩岸往來的正常選擇。
 
毫無疑問,現在大部分積極宣稱親中的香港人和台灣人,所熱愛的並非中國人民,而是利用統戰讓利,更容易獲得的人民幣。而在中國宣稱熱愛台灣同胞的人,除了極少數頭腦不清的「民國粉」,大都是希望統一台灣,以此實現中華大一統,繼而以台灣科技和軍事基地挑戰美國,實現中國霸權的野心家。中台兩國人民本沒有什麼仇恨,這些一家親旗號背後的吸血鬼製造的不正常經濟關係,用在華特權換港台主權的不正當交易製造了大部分的矛盾衝突。
 
因此結束這種兩岸不正常的往來,互相承認國家地位,以正常的外交關係進行經濟等各個領域的談判。明確台商作為外國資本的權利與義務,合理化台灣留學生的錄取機制,可以迅速消除大部分矛盾。虛偽的「兩岸一家親」消失後,建立的必然是公平貿易往來後,不斷積累的真正的跨國友誼。

< 資料來源:《蘋果日報》〈論壇〉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