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台灣人不能不知!這場決定命運的烽火戰爭

圖片來源:Pixabay

 

歷史是在危難時刻航行的指針。歷史說明我們是誰,我們為什麼是這樣。

二戰中影響台灣命運的關鍵計畫

二戰之前在台灣出生的人,都有過「疏開」躲空襲的惡夢,以後年長者也常活靈活現的描述美國 B-29 空中堡壘轟炸機的可怕。我們在轟炸中倖存,在戰爭邊緣長大的一代,對當年台灣為什麼被轟炸,美國飛機從哪裡來轟炸,並沒有真正的探討與瞭解。

國民黨佔領台灣後的中國化統治,以情緒性的形容詞和民族主義仇恨,宣傳他們「對日抗戰」的英勇,而無視台灣人承受的悲慘遭遇,直到近些年才有人訪問、撰寫回憶,或運用日本和美國的資料,補充這段台灣史的空白。

我對這段歷史的好奇,開始於 1990 年代,因為自己要動手寫回顧錄,不免提到童年坐在竹籃,由母親和姑媽輪流用扁擔挑,「疏開」到斗南鄉下(紅瓦磘躲空襲的模糊記憶,但這些舊事有些是後來聽說的,未必真切。

那時我熱衷於打高爾夫球,在美國公共球場打球,如果是單槍匹馬,管理員會強制把你跟別人配成一組,因此,一碰上美國二戰老兵的球伴,而且曾在太平洋戰區服務,我就會半開玩笑的問,「你有沒有去轟炸過台灣?」

我童年留下的印象中,台灣是受來自菲律賓基地的美軍轟炸,但這只對了一半,因為菲律賓在 1941 年 12 月 8 日(太平洋時間),珍珠港遇偷襲時,便被日軍登陸佔領,戰神麥克阿瑟無力抵抗,美軍敗退澳洲,到 1944 年秋天才反攻菲律賓,並在 1945 年使用菲律賓的新基地,派機轟炸台灣。

美軍「佯攻」千機大轟炸

台灣遭受到的千機大轟炸,發生在 1944 年 10 月 12 日到 17 日之間,那與美軍重返菲律賓有關,但我開始查閱二戰史料和美軍太平洋戰史之後,才發現那幾天轟炸台灣的飛機卻不是來自菲律賓,而是美國第三艦隊快速航母艦隊從花蓮、台東外海,和 B-29 從中國成都起飛的攻擊。

台灣被轟炸只是美軍「佯攻」,聲東擊西,目的是壓制日軍在台灣的火力,使美軍登陸菲律賓的作戰不受日本戰機的干擾。台灣只是掃到颱風尾。

航空母艦空襲有它的機動性,卻因為補給困難,也不能像陸基的轟炸機可以用重磅炸彈,只能炸完就跑,無法長期轟炸而不被追擊;從中國內陸起飛的第 20 航空隊 B-29 空中堡壘重轟炸機,更因為油料補給困難,和日本以佔領中國東南沿海相對應,無法繼續它對台灣的轟炸。1944 年 10 月這場只持續幾天的大爆擊,便被誤以為都是來自於菲律賓基地的美軍。

然而,來自菲律賓基地美機的轟炸,是 1945 年 1 月以後的事。美軍西南太平洋總司令麥克阿瑟以政治和軍事理由,陸軍以兵力與補給不足的理由,同意在西太平洋戰區繞過台灣,先進攻菲律賓。1945 年初,菲律賓中部雷特灣一帶已被美軍奪回,重建陸上空軍基地,其重轟炸機、中型轟炸機,乃至攻克呂宋後,戰鬥機都可以對台灣進行空中攻擊。台灣的日本軍事基地、工業生產、城市公共設施以至平民住宅,開始受到日以繼夜的空襲。

台灣受轟炸,是為減低美軍登陸菲律賓的代價。美軍避開台灣,在南方攻菲律賓,在北方攻琉球,那是重要戰略決定,但為保護在菲律賓與琉球登陸的美軍,美國指揮官認定必需牽制在台灣的日軍。

在 1980 年代,美國國會對蔣經國政府施加壓力,要求台灣民主化,其中最堅持、最受矚目,被國民黨宣傳稱為「台獨教父」的「4 人幫」,有麻州民主黨籍參議員甘迺迪(Edward Kennedy)、羅德島州民主黨籍參議員裴爾(Claibone Pell)、紐約州民主黨籍眾議員索拉茲(Steven Solaz),和艾荷華州共和黨籍眾議員李奇(Jim Leach)。

這 4 位台灣友人,以裴爾對台灣感情最深,因為他在二戰期間服役美國海軍,曾經參與對台灣的情報分析,作為盟軍進兵台灣的準備。根據這一條線索,我便斷斷續續追蹤美國在太平洋戰爭時進攻台灣的作戰計畫,希望能找到當年的第一手資料。

我問過裴爾的辦公室主任休茲(Thomas Hugh),他說那不是裴爾的個人研究,而是海軍招聘民間研究者的共同成果,檔案存在哥倫比亞大學。哥大在紐約,我住在華府近郊,只好先從鄰近的國家檔案局檔案先下手。8 年前總算找到美國陸軍第十軍代號「堤道」(Causeway , Project CP-33)的登陸台灣計畫方案。

登陸台灣作戰的參謀作業由第 10 軍負責,到 1944 年 10 月中旬台灣大轟炸時,計畫已做到登陸部隊的兵力佈署,但尚未定案。我也找到第 10 軍作戰計畫的情報分析,其中大部份來自美國海軍與陸軍聯合情報研究第 87 號,彙集有關台灣的地理、人文、天候、潮流、政府、城市、軍事防衛、經濟各方面情報,這些資料在第 10 軍作戰計畫的情報分析中被大量引用。

台灣差點能逃過蔣介石政府統治

但登陸台灣作戰,經過幾個月爭論,結果決定放棄,讓台灣走過戰火邊緣,是幸,也是不幸,這個決定左右了台灣戰後的命運。如果美軍決定登陸台灣,那台灣(至少是南台灣)可能直接承受戰火洗禮,犧牲慘重,但戰後佔領台灣的將是美軍,而且美軍已經成立「軍事政府」的方案,終戰以後交給蔣介石政府的可能性便小。

過去這幾年,台灣許多有心之士著手整理台灣大轟炸的記錄,有口述回憶,有網路上美國人士製作的影片,也有人查過美國空軍的檔案,學術界也有年輕學者運用台灣或日本檔案撰寫大轟炸時代台灣的軍事基地狀況等論文,精神可佩。

可惜的是,這些片段的轟炸回憶,有的並不正確,而且大部份只是轟炸的結果,台灣受到的損害。這些記錄當然有它的價值,但對台灣史而言,還是有缺憾,因為那未能幫助人們瞭解美軍戰略思考與決策,為什麼美軍捨台灣而攻菲律賓與琉球,卻猛炸台灣的道理和其後果。

我曾請教過精熟日文的台灣人外交官林尊賢大使,如果決心學日文,需要幾年功夫才能精確閱讀日本官方文書,他說至少需要 3 到 5 年。這一句話打消了我重學日文,運用日本文件寫這段歷史的念頭,決心專注尋找美國的英文資料。

其實,這是務實,也正確。我在美國國家檔案局研究室,常碰到日本學者或年輕研究助理有計畫的在尋找及複製美國檔案,而我要找的答案最基本的是美國決策及參謀首長的思考;日本戰爭指導者知道他們的決策動機,並不知道美國作戰計畫者的戰略佈局,以及決定輕重緩急的因素。

太平洋戰爭的史實,大歷史、小歷史,多到難以計數,但因為台灣在太平洋戰爭時屬日本帝國的一部份,參戰、投降都不是一個主體,沒有發言權,在這些歷史著作中都只是簡略的章節,我是要從關鍵性材料中,以台灣作者的眼光,選擇和敘述台灣人對這場戰爭應該知道的大事。

因為台灣並非主角,本書所述太平洋戰爭的背景,和直接涉及台灣的部份,主要取材美國和日本的官史資料與研究,重點在從台灣的角度理解美國與日本帝國戰爭計畫者的思考,和台灣在戰爭中承受的災難。

書中記述兩件與台灣直接相關的大事,那是國民黨不讓台灣人知道,而台灣人最應該瞭解的歷史:美軍中途放棄的攻台計畫,和美軍對台灣的大轟炸。

美軍攻台計畫由美國陸軍第10軍的參謀規劃,檔案存在美國國家檔案局,據我所知,還沒有人運用這些檔案撰寫當年盟軍跳島作戰,準備入侵台灣作為最後對日本本土作戰的方案。

第10軍的參謀作業,我直接運用原始檔案進行整理;有關選擇登陸呂宋優先,攻台計畫暫緩的決策過程,則引用官方軍事史專家,所掌握的聯參會與太平洋戰區及西南太平洋戰區的文件及會議紀錄。

關於對台灣的大轟炸,海軍快速航母艦隊的攻擊,我引用的資料以莫利遜(Samuel Eliot Morison)所著《美國海軍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第 12 冊(Leyte, June 1944–January 1945),第十四冊(Victory in the Pacific, 1945),及上述第 13 冊(The Liberation of the Philippines, Luzon, Mindanao. The Visayas, 1944-1945)為主。

美國攻佔菲律賓後,在 1945 年從菲律賓基地派遣轟炸機對台灣的半年持續轟炸,則取材自W. F. Craven 和 J. L. Cate合編,芝加大學出版的《The Army Air Forces In World War II, Vol. V, The Pacific—Matternhorn to Nagasaki, June 1944 To August 1945》。

日文方面的資料,主要為宇垣纏 1941 年到 1945 年日記的英譯本《逐漸消失的勝利,宇垣纏上將日記,1941年至1945年》(Fading Victory, The Diary of Admiral Matome Ugaki, 1941-1945)。

宇垣曾任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參謀長,1943 年隨山本分乘兩架轟炸機出巡南洋,因通訊密碼被破解,受美軍戰機伏襲,山本墜機死亡,宇垣墜機受重傷,後來出任戰鬥艦隊及航空軍司令,最後指揮神風特攻隊。

美國日本通約翰‧托蘭(John Toland)所著《昇起的太陽:日本帝國的衰落,1936-1945》(The Rising Su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Japanese Empire, 1936-1945)(《帝國落日:大日本帝國的衰亡,1936-1945》,八旗文化,2015),對日本發動對中國擴張侵略及太平洋戰爭的背景及決策,資料豐富看法持平。

在運用這些英文資料時,遇到最大的困難是許多台灣小地名,經過日文再成英文拼音,要再轉回漢文,對作者是有困難,幸虧得到旅居華府的前輩黃崑獍先生,和台灣史權威李筱峰教授的費力協助解決,至深感謝。

關於美軍準備登陸台灣作戰,並成立軍政府以管理日常行政,美國國務院內部也有一些討論,特別是涉及中國是否參加佔領的問題。前國務院資深官員譚慎格(John J. Tkacik)提供若干解密文件,使本書相關討論更完整。

感謝彭明敏教授和李筱峰教授指教並賜序。彭教授是我們這一代的父執輩,戰爭末期已經成年,並在美軍轟炸日本時受傷,對這場戰爭有特別感觸。筱峰教授對台灣史研究有領航的角色,沒有他的指點,這本書會有更多不足。

1941 年到 1945 年終戰,台灣走過烽火邊緣,有很不一樣的歷史。台灣人被灌輸太多中國「抗戰史」,卻缺少台灣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的歷史。

希望這本從美國官方史料及專著中,整理和記述戰爭期間影響台灣命運的書,可以幫助只讀過「八年抗戰史」的讀者,有一本不一樣的太平洋戰爭史,也許有助瞭解台灣在 4 年太平洋戰爭中的地位與境遇。

台灣走過烽火邊緣

  • 作者:王景弘
  • 出版社:玉山社
  • 出版日期:2018/08/25

 

< 資料來源:《芋傳媒》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王景弘

王景弘
王景弘曾任《聯合報》記者、選述委員、駐美特約撰述、紐約《世界日報》編譯、《經濟日報》駐美特派員、《聯合報》駐華府特派員,以及《台灣日報》主筆。著作有《採訪歷史:從華府檔案看台灣》、《杜勒斯與台灣命運》……。目前每週在《自由時報》撰寫〈鏗鏘集〉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