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90年傳唱至今的神曲 揭穿韓國瑜和國民黨的騙局

林宜瑾 /台南市議員

「阮欲來去台北打拼,聽人講啥物好空的攏在那」,90年代林強的一首「向前行」,訴說著 「離鄉背井」青年北上打拚的心境,韓國瑜嘴巴說的「北漂」,其實就是國民黨執政50年的產物。圖/youtube影片

「阮欲來去台北打拼,聽人講啥物好空的攏在那」,90年代林強的一首「向前行」,訴說著 「離鄉背井」青年北上打拚的心境,韓國瑜嘴巴說的「北漂」,其實就是國民黨執政50年的產物。圖/youtube影片

跨越年齡及世代、幾乎每位台灣人都會唱的《向前行》,在1989年錄製,並於1990年底發行,正好是筆者參與野百合學運的那年,作為一個韓國瑜和國民黨所謂的「北漂」青年,在台北政經中心實踐對台灣政制改革的理想,離鄉背井的我,永遠記著那歌詞:「火車漸漸在起走,再會我的故鄉和親戚。親愛的父母再會吧,到陣的朋友告辭啦。」,「『阮欲來去台北打拼,聽人講啥物好空的攏在那』。朋友笑我是愛做暝夢的憨子 不管如何路是自己走。」。

藝文創作經常用來描述、反映當時社會現況,古代的詩詞如此,現今的流行音樂亦然,像這首林強於1989年創作的《向前行》,就寫實地描述當時台灣社會長久存在的現象:「年輕人搭著火車離開故鄉,向家人親友告別,隻身前往台北打拼。台北有許多好的機會,敢夢敢衝的青年,就是要去台北闖出一片天。」,也正因為寫實,所以一路傳唱至今。

我們都知道,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是在2000年;而民進黨第一次在台南執政,是1997年底;第一次在高雄執政,則是1998年底。結果,我們看到國民黨炒作北漂議題,把1989年以前長久存在重北輕南發展的結果,全都怪到民進黨頭上。這種踐踏選民智商的行為,其本質就是在對民主制度進行最大程度的戲謔與挑釁。

要知道,把資源集中在台北,把重工業留給高雄,長期資源分配不均,造成台灣南北失衡發展的人,就是國民黨;而民進黨重返執政後,推出前瞻建設要來改善南北資源不均、區域發展失衡的問題,反對最強烈的,也是國民黨;結果,今天我們看到炒作南部人的痛、消費南部人的委屈,暢談北漂議題的,竟然還是國民黨。

關於北漂,民進黨至少努力翻轉區域不均問題,反觀國民黨,國家要倒了也不改革,不論年金、司改、能源和產業轉型等,全面採取坐以待斃的態度,把所有爛攤子全數留給下一任政府來處理。畢竟,對中國國民黨高層來說,他們的心在中國、不在台灣,台灣倒了最好,台灣倒了中國就能來接收。至於北漂議題,國民黨作為始作俑者,除了選舉前拿出來炒作以外,到底為改善北漂做過什麼?沒有,答案是什麼也沒有。

此外,參考2017年人口資料,桃園、台中和台南為今天六都中,唯三「人口社會增加」為正的直轄市,這三座城市都是民進黨執政,韓國瑜怎麼就視而不見?反觀韓國瑜北漂目的地的台北和新北,則是紛紛外移到桃園,韓國瑜怎麼就不說這是南漂?我們清楚看見,韓國瑜戴著天龍國的眼鏡看全國,到每個民進黨執政的中南部縣市都嫌「又老又窮」,無一例外;結果,韓國瑜到全國唯一發不出公務員薪水的苗栗縣,只因苗栗是國民黨執政,竟改口大讚苗栗的經濟發展。

退萬步言,請中國國民黨搞清楚,「現代社會」強調專業分工,除非是60年前的「農業社會」,否則,勞動力在城市間流動,是再自然不過的社會現象,放眼全球各國、各大城市都是如此。拜託韓國瑜、國民黨和中國網軍,放台灣一條生路,不要為了選舉,一再用反智的謊言和話術來矇騙藍營選民。

「阮欲來去台北打拼,聽人講啥物好空的攏在那。」,這1989年的詞曲,描述著當時中南部青年對台北的嚮往,同時也可想見當時守候在故鄉的父母,一方面掛念擔心、一方面又滿懷期待,希望子女能夠凱旋歸來;這是台灣發展的寫照,是台灣人共同經歷的過去。

眼前,韓國瑜對這段台灣歷史的全面抹煞,正好反映了國民黨的目光短淺、眼界狹隘,藍營把北漂議題限縮在短暫的時空裡,進行「去脈絡化」的討論,以為可以騙到中間選民;殊不知,只要稍微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台灣人,都知道北漂的成因,來自過去的南北發展失衡,也非常清楚,若北漂真是個議題,最該為北漂負責的,正是當時中央地方長期威權執政、政經權力一把抓的中國國民黨。

< 資料來源:《民報》〈論壇〉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