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渡玉井 誰污辱台灣

媒體報導前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楊渡,在其著作《有溫度的台灣史》中,提及日本政府在「噍吧哖事件」後,為了報復而屠村,「留女不留男」,並且刻意以日本風化區之名,將此地改稱「玉井」,意在污辱台灣。此種抹煞台灣在地文史脈絡,企圖加深殖民者史觀的說法,令人不堪卒讀。

自荷西、明鄭、大清、日本與國府以來,歷代外來墾殖者與統治者對台灣本地文化的各式揚抑都有其特定立場,我們在當代進行的批判應回歸歷史真實,無須為了逢迎特定政治傾向而曲解。

在荷語文獻提及的西拉雅族裔之Tamani社,初以閩音漢字記為「噍吧哖(讀音:Ta-pah-nî)」,在大正九年(一九二○)日本廢廳置州,以律令第三号頒訂「台湾州制」,Ta-pah-nî被以近音改為「玉井(Tama-i)」;一如吾人熟知的「打狗(馬卡道族稱Takau)改為高雄(Takao)」等是。至於楊渡刻意指涉之「玉ノ井」,卻是在一九二三年日本關東大地震災後,才聚成風化之地。硬將時序在後、且稱名不同的兩件事混為一談,到底誰才在「污辱台灣」,相信有識者心中自有公斷。

這類為了遂行統治的改名政策,在明鄭、日本與國府時代層出不窮。好比Pangcah/Amis阿美族人世居的Fata’an與Tafalong部落一帶,在命名上各有典故,日治下更名為「上大和」,國府後改稱「光復」,完全無視族人歷史淵源的新名,甚至在長久制度下浸潤習慣,以致二○一四年部份族人發起正名運動時,還被解讀為「暴力不理性」,實在莫可奈何。更遑論「原住民族基本法」第十一條還規定「應依原住民族意願,回復原住民族部落及山川傳統名稱」之美意。

阿美族知名作家Nakao Eki Pacidal在其著作《絕島之咒》提及:「名字就是一種咒」。這個咒指的是一種拘束、也是一種關聯。而台灣過去以來有多少改咒換符的操作,刻意翦除島民與土地的連結,只為了滿足統治者的史觀正確性,殊值當代重新爬梳,尤其在「轉型正義」甚囂塵上之際,正視土地歷史,實在是我們不可推卸之責。

(作者為Pangcah/Amis族人,台南市民)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