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應該對造謠事件表態

我國駐日本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九月在大阪官邸自殺身亡,起因就是因為一則謊稱「台灣駐日本大阪辦事處態度差,旅客只能搭乘中國駐日使館的巴士脫困」的假訊息,日前法院雖然判決被告游姓臺北大學學生無罪,但其無罪的判決理由並非因為游姓北大學生沒有發出假訊息,而僅是因為法院認為被告的行為不會引起在日的台灣旅客恐慌。

事實上,根據國安單位的資料顯示,中國早已有專門的部隊在負責假訊息的散布,而大阪事件明顯就是中國政府著手操刀下的結果,這樣假新聞的攻擊在未來一定會更加嚴重,目前甚至沒有單位能夠遏止這種攻擊。

假訊息、假帳號、不查核事實的媒體、配合中共炒作的名嘴形成了一個假新聞的「巨魔工廠」,台灣正在被這樣不在言論自由保障範疇的惡意吞噬。面對這種攻擊,似乎只有祈禱加強台灣人民的「敵我意識」,學會分辨動機才有可能去理解中國假新聞攻擊的脈絡。

臺北大學校方在面對這項爭議時由主任秘書表示「因為游姓學生被法官裁定免罰,因此沒有罪責,也未觸犯校規,但是當初此事在國內引發軒然大波,校方基於輔導學生知錯能改的立場,一定會由輔導人員關心游姓學生,設法了解前因後果。」

縱使游同學並非故意造成蘇代表的死亡,也應該有過失責任,按照國立臺北大學學生獎懲辦法第十三條十二款,犯有重大過失,深知悔悟者可以予以定期察看、十四條甚至規定若是沒有悔意者可以予以勒令退學處分,所以並非是如同主任秘書所說的「游同學未觸犯校規」,如果校方未對游同學予以處分就是在包庇、縱容這樣傷害台灣社會的行為。

當然學校仍要負起關懷學生的責任,在面對PTT無情的肉搜、同儕異樣的眼光,游同學的心情必然受影響,學校應該積極介入輔導避免再有任何憾事發生,畢竟逝者已逝,生者如斯,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說了這麼多,筆者並非要落井下石,要求學校一定要將一個「優秀外交人員之死」怪罪到一個大學生身上,而是這是臺北大學表現面對假訊息、假新聞事件的態度,在面對這樣的國安危機,台灣民主的岌岌可危之時,身為國立大學的北大更有社會責任一同譴責這樣惡劣的行徑,捍衛台灣的民主。

(作者就讀臺北大學法律研究所,臺北大學研究生代表)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