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邏輯?

管中閔

管中閔 (來源 中央社)

一. 邏輯最大的特色是說一不二,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像管中閔兼任台灣大哥大獨董一事,監委高涌誠、張武修指「管中閔違法兼職『情節明確』」,台大校方卻主張「程序完備,並無違法」,此其中,不是監委在含血噴人,就是台大校方在睜眼說瞎話,那有模擬兩可的糢糊空間?教育部常務次長林騰蛟以「管中閔的獨立董事身分也已辭去」替管中閔止血,更是在開邏輯的玩笑!因為,按照林常次的「邏輯」,小偷被人贓俱獲後也已物歸原主、貪污的公務人員案發後也已返還不法所得、盜領客戶存款的銀行員東窗事發後也已原「幣」歸趙,就該既往不咎了,就沒有任何法律責任了?這是什麼邏輯?

二. 友善、擁抱敵人,敵視、排斥朋友,這是什麼邏輯?

政黨為了選票考量,當然是敵人愈少愈好、朋友愈多愈好。但是,如果認為讓利敵營、化敵為友開拓的新票源,會比讓傳統支持者傷透心,成為心灰意冷陌路、甚至於化友為敵流失的舊票源還要來得多,恐怕是大錯特錯的!道理很簡單:對敵對陣營或言聽計從、或猛送秋波、或放水討好,極盡謙卑之能事(例如執政的民進黨「勉予同意」有高度違法爭議的管中閔出任台大校長),反而對支持者的心聲訴求不是不理不睬,就是時不時給臭臉,甚至來個無情打壓(例如民進黨嚴禁其從政黨員參與喜樂島聯盟的正名反併吞公投活動),如此親痛仇快,是在鼓勵大家加入吃香喝辣的敵對陣營,還是選擇當個吃排頭的支持者?

三. 不「兩岸一家親」,就是要「兩岸一家仇」,這是什麼邏輯?

柯文哲拋出「兩岸一家親」的話語飽受質疑後,自以為聰明得計地反問:「不然,難道要兩岸一家仇嗎」?這種非「兩岸一家親」即「兩岸一家仇」的簡單二分思維,跟小孩子不懂「可愛之人難免有可惡的地方、可惡之人好歹總有可愛之處」的奧妙,看影片只會將各角色直接分成好人、壞人一樣幼稚可笑。現實生活中,小自兩個鄰居、兩個社團、兩個政黨、兩個族群,大至兩個鄰國、甚至於民主世界與共產世界兩大陣營,誰說相互間的關係只能二選一,不是「一家親」,就是要「一家仇」?

紅色政客命運共同體的相敬如「賓」是「兩岸一家親」,蔣介石漢賊不兩立的相敬如「兵」是「兩岸一家仇」,蔣經國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相敬如「冰」,不是「一家親」與「一家仇」以外的關係嗎?如果雙方有點情誼、但絕對沒有致命的吸引力,彼此偶爾有點不滿芥蒂、但不會到仇人相向,難道不能成為第四種可能的關係?當然,應該還可以想到第五、六…種關係供選項參考吧?

四. 只許自己背叛蔣介石的「棄蔣化」,詆毀去除蔣介石神話的人在「去蔣化」,這是什麼邏輯?

當台灣告別強人統治、一黨專政、媒體一言堂宰制的年代,要開始追尋被扭曲歷史背後的真相、為去神格化後的威權統治者作歷史定位、追究歷史悲劇的責任歸屬、替白色恐怖的冤頭債主揭開被掩蓋的黑幕、追討被竊占的國家資產,這都是國家由專制獨裁轉型走向正常民主不可或缺的梳理。有一群人把這種讓「歷史歸歷史、神話歸神話」,「忠實呈現」蔣介石屠夫本色、「去」除「蔣」公神「話」的正義工程誣指成「去蔣化」,實則這群人自己不但將蔣介石「漢賊不兩立」的「神諭」拋到九霄雲外不說,甚至還爭先恐後匍匐紅色中國認「賊」作父,正是最徹底「棄蔣化」的人。

(作者為台灣教授協會前副秘書長,新竹教育大學退休副教授)

< 資料來源:台灣英文新聞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張國財

張國財
新竹教育大學退休副教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