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頓與大員的前世今生

位於安平港濱的台灣船。圖片來源:黃宗玄攝

2019 年,2 月的尾端,是個氣候宜人的日子!趁著美好的春日,造訪了安平港邊的新景點: 【大魚的祝福】、【台灣船】。台灣,是個海洋的國度,島嶼帶來的濕氣,映照著暖暖的太陽,並不會太冷,也不會太熱。走在安平港濱的步道上,拂面而來的風兒,讓人悠然神往!這也是我愛看海的理由,眼見拍踏的波濤,碎成波浪狀的白點,慢慢散開,一次又一次…

眼底可見的安平港,有著來來往往的漁船,可能是停泊在港灣; 亦或是在港灣邊進進出出。隔著港灣邊,就是現在我所處的位置: 安平港濱歷史公園與林默娘公園!每到假日的午後,總吸引著放風箏的一家大小,讓長長的風箏線,吹得高高的,鼓動著各式的卡通人物,好不逗趣。回顧安平的歷史,這是個多元文化交會的所在地,所以同時有著海翁(鯨魚)、台灣船(鄭船)與林默娘(媽祖)…

位於安平港濱的大魚的祝福。圖片來源:黃宗玄攝

安平,古稱大員。也是今日,台灣的台語諧音(大員)。不過,大員起初跟台灣可是沒太大關係。它是座落在台灣海峽上的壟壟沙堆,也是荷蘭人千百個不願意,才選中的次級貿易據點。也許,是因為這樣,對於大員的經營,荷蘭人一開始顯得意興闌珊,並沒有詳加規畫與耕耘。1624年,在偶然的機會中,停泊在大員港灣上的荷蘭艦,開啟了至 1662 年,共 38 年的神秘之旅…

安平即是過去的大員。圖片來源:黃宗玄攝

遠從歐洲大陸上到來的荷蘭人,其實不儘是荷蘭人,而是包含著法國人、俄國人、挪威人、瑞典人、義大利人等等的聯合商隊。而最大的出資者,是荷蘭的民間公司,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由歐洲遠航亞洲,必要的是具有足夠的貨品交換來源,荷蘭人當然不是笨蛋,尋求一個好的「經濟模式」,能夠省去很多力氣,並且大大獲得巨大的利潤呀!

早在成立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前一年,荷蘭人默默地在美洲大陸上,建立了【荷蘭西印度公司】。這個荷蘭西印度公司,大家可能聽都沒聽過,然而沒有這個西印度公司,可能也就沒有荷蘭勢力往亞洲推進的重要歷史意義。原來,同樣在 1624 年,荷蘭人抵達北美洲,在今日美國的曼哈頓(意為「多丘之島」或「陶醉之地),建立據點。當時取名為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並一直到後來荷蘭人為英國人所驅逐,才更名為紐約。

完整規劃的曼哈頓市鎮。圖片來源:擷取自維基百科

由這時候開始,美洲的白銀源源不絕地進入亞洲,換取了東南亞的香料、染料;東亞的生絲、瓷器,不花一分一毫,銷回了歐洲,賺到了龐大的利潤,可謂 17 世紀以來的【別人的貨出去,錢財就滾滾進來】!對於荷蘭人來說,西方的孩子,是個金雞母,可以到東方的孩子那兒,取得回家發大財的好機會。或許,這也是注定曼哈頓與大員之間,發展成不同樣貌的主因…

在荷蘭人治理曼哈頓的過程,將阿姆斯特丹的體制與城市規劃,一點一滴地移植到了曼哈頓。就像一個小歐洲的組成,各種不同的人種,自由的來往與互動,整齊劃一的街道及市鎮,公平公正的法律制度,乾淨、清潔的市民與衛生,都是當時的美洲,相當進步的大城鎮… 沒多久,曼哈頓已經開始了他們的選舉與城市自治歷史,生命的軌跡,在這個靠海的港灣,畫下特別的塗鴉!

在曼哈頓另一端的大員,有著雷同的地理位置:一個神祕的港灣口。在這個港灣口,荷蘭人透過徵召眾多的漢人移工,到大員建立巨大的碉堡,這碉堡,不只隔絕了內外,也是防堵著外來的海上勢力侵襲。這樣的大員,並不像曼哈頓是個天生的寵兒,卻像個充滿內外交雜的混亂遺腹子,沒人疼愛。荷蘭人,一方面利用著漢人移工,榨取更多的經濟物資;一方面又攏絡先住民,掠奪更多土地…

1590-1712 年以來,荷蘭在亞洲,征服了葡萄牙在印度以及東方的大部分勢力範圍,繼承該國殖民地的資產。荷蘭在國際貿易的歷史上居於主導的地位,成為荷蘭殖民帝國(荷蘭帝國)以及造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艦,荷蘭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富有,以及都市化最高的地方。這段時間,是荷蘭的黃金時代。

然而,荷蘭在亞洲,唯一踢到鐵板的一次,就是在台灣海峽的上頭! 1662 年,隨著鄭氏家族的入侵,荷蘭人也退出了大員。至今,世界已漸漸淡忘這段往事;荷蘭人更是早已忘卻了在台灣海峽上的酸、甜、苦、辣。不過,歷史的巨輪,不會忘記,總是時時地在台海的上空,轉著獨屬於這兒過往的點點滴滴….

今日,整齊而乾淨的安平港。圖片來源:黃宗玄攝

今日,走在安平港濱。空氣中,透著舒服的海洋氣味。這兒,已不像 350 年前般,充滿髒亂與凌亂與眾多紛雜的臭味。整齊、舒服的城市港灣,載浮著古稱【大員】的前世今生!在台灣人自己治理自己的土地下,大員一點一滴地變得漂亮、大方又亮眼!看著映著豔陽下的鴿群,翩然飛舞著,翱翔著;望著台灣船邊的親水區,伴著遊客歡欣的喜悅之情,深深為今日的安平,覺得驕傲…

< 資料來源:《芋傳媒》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黃宗玄

黃宗玄
1989年生於台南市,從小是聽著羅賓漢故事長大的孩子。在二零零八年的野草莓學運中,開始關心社會議題,並深記著一句話:「肉體或許受限制;心靈卻要很自由」。 大學時代開啟對寫作的熱愛,藉由寫作來剖析人生。畢業後在故鄉擔任物理治療師的工作,透過近距離接觸患者來描繪生命的體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