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深遠的決定?

 

民進黨蔡英文明顯影響下,送進國會幾位不分區立委,也皆是同婚和廢死運動的支持者和推動者。這恐也是一旦民進黨推舉出蔡英文選2020,韓國瑜或其他國民黨參選者不會放過的突破口。圖/民報資料照

民進黨蔡英文明顯影響下,送進國會幾位不分區立委,也皆是同婚和廢死運動的支持者和推動者。這恐也是一旦民進黨推舉出蔡英文選2020,韓國瑜或其他國民黨參選者不會放過的突破口。圖/民報資料照

來年可能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的朱立倫先生,上月底在直播節目明確表態,主張死刑案件三審定讞並走完一應程序,即應依法執行不得拖延,並質問蔡總統為何任內縱容法務部消極抵制應執行案件。

朱先生這一表態,也顯示出他應也是反對廢除死刑。他這段談話,對現在深陷於提名爭執的民進黨而言,也是不容忽視的警號,提醒黨內重量級人士必須慎重考量,再推舉蔡總統連任是否明智決定。

近年來泛藍陣營攻擊蔡政府和蔡本人,所列舉罪狀諸如促轉會形同東廠,新課綱是去中國化之類,都未招致廣大國人太多注意,而蔡政府拒不承認所謂九二共識導致中台關係惡化之說,更容易激起普遍反感,認為是和對岸政權同一鼻孔出氣,如套用一句威權時代用語,也即是「與匪隔海唱和」。所以到今日為止,國民黨在文宣戰線並未佔到太大便宜。

但朱先生依法執行死刑明確主張一出,卻顯示國民黨似已摸索到,或很可能即將摸索到,在來年選戰最具殺傷力,可能收穫到比去年1124更豐盛戰果的兩把利器,亦即「同婚」和「廢死」兩樁議題。國民黨人士若已領悟及此,即沒有理由不在2020選戰操弄運用。

如果民進黨依然推舉出蔡英文參選,則國民黨操弄這兩樁議題,恐更能發揮到淋漓盡致,收到最大效益。因為不論是否公平,她已成為同婚和廢死運動的象徵人物。

同婚、廢死議題爭議大

民進黨1124慘敗,論者頗多認為一大原因是廣大庶民對同婚運動的反感。由於蔡本人不在任何一張選票上,選民即只能將怒氣發洩在陳其邁、林佳龍等人身上。她若代表民進黨出征2020,則選民有機會面對本尊,只怕更不手下留情。

「同婚」和「廢死」,都牽涉到嚴肅哲學和法理爭議,也都大有冷靜討論空間。如果任意將不同立場一方斥為反動保守,或是視同妖魔異端,其表現都是道德的傲慢。但若歸結到現實政治,台灣終究是重視傳統價值社會。過於「進步」理念,即是選戰的票房毒藥。自封為進步價值獨家代理人士,再不服氣也必須承認這一事實。你若執意選擇和真實民意對撞,那也無可奈何。

蔡英文對同婚這一議題,早已採取鮮明立場。對廢死雖未明確表態,若干跡象也顯示她是站在認同一方,甚至是已在著力推動,所以國人若將她視為同婚和廢死的重要象徵也並非冤枉。

早在同婚議題猶在醞釀階段,蔡總統即在臉書影片旁白表示,「在愛之前,大家都是平等的。我是蔡英文,我支持婚姻平權。讓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去愛,追求幸福。」她這番話確是開明開放表現,但作為一位政壇人物,有無必要在這深具爭議性,但並不具備急迫性議題如此「為民先鋒」,則是另一層面考慮。

無論中國本土或台灣,歷史上都並無迫害同性戀紀錄,和西方社會大不相同。而在當代台灣數十年來藝文等界也出現不少知名同性戀人士,但職業生涯也都未因而蒙受不利,顯示國人只關注他們的專業表現,並不在意他們的性向。具見在台灣社會,同性戀並未遭受嚴酷歧視排斥,即使同婚這一現象,也多少是大張旗鼓炒作起來的風波。試問意興風發,參加嘉年華會式遊行同性戀群眾,又能有幾人真正在意是否有同婚立法。

所以今天在台灣,保障同婚固然有其正當性,但終究不是國家首要大事急事。政壇人物不計後果投入這一運動,是勇敢正義表現,抑是輕率妄動,以致不僅自身被貼標籤,也連累到所屬政黨?政治人物是否遇事不宜輕易率性而為?

廢除死刑這一議題,殺傷力恐是大過於同婚,多數國人對合理保障同性戀權益尊嚴,大致都無甚異議。但反對廢死國人,應絕不限於南部草根鄉親。總統參選人若被貼上認同廢死標籤,只怕即是等同死亡之吻。蔡總統令人擔心原因之一即在於此。她在此議題上,確實容易被對手捉到把柄而大事炒作。

蔡提名七位大法官都屬「廢死派」

最明顯的例證,即是她所提名七位大法官應都屬於廢死派,在立院備詢時都鮮明表示認同廢死。其中更有一位詹森林以英語聲明,「我有一個夢,希望台灣以後不會再有人受到死刑的懲罰」。這一任命選擇不可能純屬巧合,七位提名人恰巧都是廢死,所以極容易讓對方陣營將她和廢死運動綁在一起而難以辯解。

不僅如此,民進黨前此在蔡主席明顯影響下,送進國會幾位不分區立委,也皆是同婚和廢死運動的支持者和推動者。這恐也是一旦民進黨推舉出蔡小姐選2020,韓大哥或其他國民黨參選者不會放過的突破口。

蔡總統對同婚和廢死的立場,是出於理念信仰驅策,抑是純為搶搭「進步價值」時髦風光列車,國人確實不敢斷言。但明顯的事實是,她已被視為這兩者的象徵而無法改變。賴清德先生則不論其他方面如何,至少不致因這兩項議題受到致命傷。這應是民進黨做出決定時,不能不考慮的重大因素。

在正常情況下,民進黨或任何政黨推舉誰選總統,結果是勝是敗,本來無須多數國人關切。但2020大選結果,很可能是影響深遠,甚至決定台灣今後是否仍屬於自由民主陣線成員。國人不願逐漸淪為特區的指望,說不定只能寄望於這不甚長進的民進黨。

所以,國人不論對民進黨兩位競爭者有無特殊好惡,應該都希望該黨能推出一位較有勝算把握人選投入2020。

< 資料來源:《民報》【專欄】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敏洪奎

敏洪奎
1972年曾以筆名「孤影」發表<一個小市民的心聲>,被當時執政當局引為宣傳利器。後因感嘆執政者保守極權毫無進步,開始為文呼籲外省選民放棄敵視心態,理性面對本土化的大浪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