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構以台灣為主體的歷史和史觀

 

一九一九年發生於中國的五四運動,上週滿一百年。五四有如台灣近年的太陽花,是以青年學生為主的運動;參與者關心國是,批判傳統文化,倡議「德先生」(民主)與「賽先生」(科學)。百年之後,各方紀念與評斷五四,仍不免各自解讀。在中國,習近平強調「愛國主義」,不提至今仍欠缺的民主自由;在台灣,有人把如今的民主自由,指為五四所播下的種子。

解讀歷史事件各取所需,或許局部有理,但畢竟不是通盤完整的論述,更常以偏概全,失諸偏頗,甚至抹殺更多或更大的事實。習近平的「愛國主義」為政治服務,居心昭然若揭;把台灣民主歸功於五四,同樣也有很大的問題。

台灣如今的民主自由,有其根源,也有近因。以時間來說,五四發生在中國,台灣是日本帝國的一部分,處於明治維新之後的大正時代,比中國先進很多。當時西風東漸,台灣不僅文化藝術思潮受「大正浪漫」影響,政治社會運動也因民族自決原則及「大正民主」而勃興,一個文明現代的公民社會已在成形。

戰後台灣受盡二二八、白色恐怖及專制統治摧殘,民主自由的最終逐步實現,要歸功於前仆後繼、犧牲奮鬥的仁人志士及廣大人民,包括曾受五四影響的自由主義知識份子。其間,以美國為主的先進國家,從外部提供關鍵助力,也功不可沒。

把民主自由的進展主要歸功於五四,出自對台灣歷史的輕忽,偏於從中國的立場或史觀論事,不能站在這塊土地與人民的角度平實看待。五四對當時的台灣社會賢達,容或有一定的刺激,但台灣的有識之士早已從國際潮流趨勢著眼,推展本土改革與運動,激發力量並非由五四而來,其基礎、進程、範圍,也非現代中國所能相比擬。

從五四影響的解讀,可看出社會上對歷史文化的理解,仍相當欠缺以台灣為主體的自信及必要建構。正因如此,一部由台灣史學者張炎憲生前所規劃主導的《典藏臺灣史》日前出版,以及民間團體為此所推動對台灣大歷史的主體論述與認識,就更值得重視。

全書七冊有別以往,打破「台灣固無史也」的前人說法,也超越了「台灣人四百年史」的漢人史觀。有如近年國際學界從考古人類學、語言學及基因等研究,都顯示台灣是六千年前南島語族向南太平洋和印度洋擴散的發源地,或「祖居地」之一。紐西蘭的毛利族人去夏來台灣尋根,就是國際間南島語族「出自台灣(Out of Taiwan)」之說的最佳例證。本書除了專冊探究原住民史,還進一步強調,從考古學來說,台灣至少已有三至五萬年的史前人類活動史。幾年前,有人宣稱「台灣沒有台灣人」,如此對台灣人民和歷史無知之輩,這是最應研讀的開眼好書。

台灣需要建構以自己為主體的歷史,其例不勝枚舉。在金融界,今年是華南銀行百年慶,它成立於一九一九年,明載於官網。但同樣是官網,台灣第一家銀行台灣銀行卻自稱「成立於民國三十五年」;人們只要從台銀總行的文藝復興式古典建築,不必是歷史學者,也可以看出台銀這一「成立沿革」只說出部分事實。事實上,成立於一八九九年的台銀,遠在台灣與中國「一邊一國」的年代,它就已於廣州、上海設有分行。台銀如此記載,把一百二十年行史自我閹割將近五十年,令人匪夷所思。

對過去所發生的事欠缺記憶及回顧檢討,政治方面就更嚴重,網際網路時代尤然。過去數月,政壇出現「韓流」,把當事人拱上市長寶座,如今席不暇暖,政媒粉絲又要他選總統。怪異的是,市長上台四個多月,治績未顯,政見已跳票連連,粉絲卻狂熱不減。國際間,社交媒體因同溫層群聚,導致謊言、偏見、仇恨、分裂社會、侵蝕共同目標,選出民粹政治領袖,屢見不鮮。必須強調,面對亟欲併吞的惡鄰,網路一頭熱若選出不適任的領導人,民主台灣會有致命的危機。

主體性的歷史建構不足,台灣社會的共同記憶模糊,認同混淆不清,對未來的希望與想像分歧,現今走入歧途的民主也難以堅定的價值與信念共同面對。這是逐漸進入大選熱季,各方人馬追求「凍蒜」之時,國人不容輕忽的重要課題。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