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

 

「政治家」這一詞語,在漢字中文有正面的、尊崇的意涵。但在漢字日文是一般性的政治人物身分稱謂,經由民選的公職被稱為政治家,如同畫家、作家、音樂家。政客是貶詞。真正的政治家不譁眾取寵,有遠大志向,有家國願景。

總統直接民選,從一九九六年迄今,已二十多年,即將進入第七屆了。中國國民黨失去政權,如同亡國。民進黨得到政權,也無法真正從殘餘、虛構的中國脫困。中華民國在一九四九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以流亡政府倖存於據佔地台灣,不只不在地新生,竟趨附亡其國者,寧附和一國兩制,又口口聲聲中華民國保衛戰的誑言謊話,鬼邏輯盡出,還能興風作浪!

台灣,政治家少,政客多。黨國長時期遺留的禍害延及子孫,政治改革進兩步,退一步。國家問題未能確實解決,只迷信拚經濟,不知社會構造有文化、經濟、政治。不全面觀照各個環節,不會建構出真正的、好的國家。

政治,作為一種志業,才會有政治家。政治是構造的價值,顯現在秩序、安全與正義的要求。在台灣,很多政客把政治當成生意在做,而且是特種行業。不改變這種症候群,近現代社會和近現代國家不會形成。

中國國民黨人把台灣當做剩餘價值,但對大多數生活在台灣的人們,這是家園的所在。不能期待政客,要期待政治家。觀其言,察其行,一些牛鬼蛇神無法遁形。民進黨人也不要忘了初衷,若五十步笑百步,龜笑鱉無尾,就枉費悲情歷史的苦難了。

保衛中華民國的論調,是無視於歷史發展與現實的口號,只是為了殖民症候群病理,說穿了就是黨國意識作怪。中華民國在台灣,只是方便的述詞,並未經過法理轉化,也沒有成為生活在這塊土地所有人民的新認同。中國國民黨以中國看台灣,苟延殘喘;民進黨多次執政,維持現狀論也未能真正的突破困境,讓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成為新的正常國家。

台灣需要的是政治家,不是政客。大眾消費社會,宮廟陣頭的煙火酩酊,迷惑著競逐權力的候選人,幾乎一網打盡,完全是前近代現象,無助於現代意義國家的形成。總統選舉,需要能解決台灣國家正常化的政治家,召喚生活在台灣的人民,建構新的國家認同,解決歷史殘留問題。否則,總統選舉只是殘餘、虛構、他者國家的統治權力擺盪,無法從一國兩制的迷惘脫離,建立新認同,守護相對中國已較自由、民主的共同體。 

(作者李敏勇,詩人)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鏗鏘集》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