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社群媒體之主從關係

 

大約五年前因緣際會我開始寫臉書,就這樣幾乎天天寫,發了很多的廢文,最近我把手機上的臉書App刪除,希望能夠思考了解到底臉書需要我,還是我需要臉書?臉書上的活動,可以大概分成兩類,producer 和 consumer ,有些人寫了一些東西,產生了一些堆砌的文字,這些文字可能來自引用或原創,有些人閲讀之後產生共鳴,按下反應的心情,或是更進一步的分享擴散。

正常情況一開始每個人臉書的朋友和影響的範圍都很小,只有在自己現實生活中真正認識的朋友,慢慢地因為朋友的朋友不斷地往外擴展,有智慧能節制的人可以控制住火勢,不會讓這把火燒的太遠,沒有智慧的人會因此疲於應對,人生美好的歲月都浪費在不認識的人或對自己生命亳無交集的人身上。

當然有特殊目的的政治人物、媒體網紅及其相關的週邊與一般人不同,這是一個方便擴展選票和支持的平台,就其職業的特色,社群媒體上的互動是相當重要的工作,因此也會聘用小編之類的員工協助一起處理這項任務。

台灣的數位大使唐鳳平常身上是不帶智慧型手機,有筆電而無手機可能是一種平衡網路社群與本身的關係,手機可隨時隨地,但筆電可能就沒有如此方便,果然無論世界如何變化,聰明的人都可以找到安身立命的方法。

「我是誰?」一直是最基本的哲學問題,我們要小心自己放在臉書上的東西,這是網路時代數位版的「我是誰?」記得我當初開始用臉書,主要是因為某個早逝的朋友,他的臉書最後只留下幾則黃色笑話,我不想留下這樣的「我是誰」,除此之外也希望和自己的小孩跨越時空同齡對話。

回想原來的動機,雖然有部分偏離航道,但是主軸上還是沒有改變太多,或許這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臉書上的朋友大部分都不是真正的朋友,粉絲的數量並不會讓你比別人更好,希特勒曾經有超過上千萬的追隨者。

< 資料來源:李忠憲facebook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李忠憲

李忠憲
國立成功大學教授、《隱性反骨》作者。留學德國、研究資安、熱愛跑步、喜歡哲學。 曾任成功大學計算機與網路中心副主任、台灣教授協會科技組召集人。 寫臉書當筆記,喜歡德國文化,不愛爭辯,「很多事情是價值選擇的問題,而沒有對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