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指標,企業座標

一九七〇年代,王永慶在台北市敦化北路興建了貌似五角大廈的台塑大樓,做為企業總部。雄偉、厚實的建築物,象徵一個企業邁向集團化,永續經營的形貌,追求的是百年基業。(資料照)

 

台塑創辦人王永慶被譽為經營之神,主要在於他精打細算,建立了一個石化業王國。與開創National、Panasonic電器王國的松下幸之助這位日本的經營之神,不盡相同,王永慶有一九六○年代台灣、獲特許權的許多企業主一樣的開創精神。

一九六四年,彭明敏師生的台灣人民自救宣言事件,是文化力對統治權力的反抗。蔣體制的黨國對新興資本家懷柔,釋放金融、保險、石化等特許權,既發展經濟,也有安撫民間社會力的作用,形成許多財團。走過二二八、五○年代白色恐怖,中國國民黨這樣維持政權;一九七○年代的吹台青政策,則是政治力的吸納。

一九六○年代起家的企業主,大多是布衣出身,敢衝敢撞,不同於戰後初期仕紳世家。起家前期的事業經歷不乏鄉土趣聞,成王敗寇,就彷彿歷史興衰的變遷。戒嚴時期發展起來的企業集團,大抵屬於此類,王永慶算是佼佼者。相對戰後日本的民主化,專制的台灣畢竟不容易有松下幸之助PHP(peace and happiness through prosperity)通過繁榮的和平與幸福的企業理念。

一九七○年代,王永慶在台北市敦化北路興建了貌似五角大廈的台塑大樓,做為企業總部,除了少部分出售,大多為相關企業及王家住宅。雄偉、厚實的建築物,象徵一個企業邁向集團化,永續經營的形貌,追求的是百年基業,但大約半世紀,就被自辦都更利益引誘,走向拆除重建之路。

王永慶已辭世,台塑的龐大企業規模仍然雄據一方,但多房後代爭奪匿藏海外資金的新聞不斷,企業的文化形象、社會公益形象,相形之下顯得模糊。經營之神的精神指標只求企業經營的獲利?或兼及經由繁榮的和平與幸福?這種追問,在台灣彷彿是不存在的夢。但沒有這種夢,企業又算什麼?台灣又是什麼?

台塑大樓的都更利益雖大,但相對於集團的整體獲利應微不足道。台塑大樓的都更,應該也不像信義計畫區亞太會館和市民大道旁京華城,業主原先一窩蜂搶進觀光飯店、購物中心,不到三十年,就見異思遷,想搭都更便車的豪宅投資夢。自辦都更存在著非份的謀利行為,並非都市發展之福。台北市長從馬、郝到柯,被質疑都更放水、圖利財團,顯然助紂為虐。現在,富邦北銀總行也趕搭便車。

王永慶在天之靈,或他若仍在世,會拆除台塑大樓,為了一些都更產生的利益,讓象徵經營指標、企業座標的五角大廈建築群消失不見?王家的後代也許應該以更開闊的心,思考象徵台塑企業集團的社會形象。一九六○年代起家,經由特許權挹注、得到台灣這塊土地與人們的滋養,而成長、壯大的財團企業,都應該要有讓歷史銘記的正直之心。

(作者李敏勇,詩人)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鏗鏘集》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