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脫中,英國脫歐

 

英國新任首相強生。圖/BorisJohnson@Twitter

英國新任首相強生。圖/BorisJohnson@Twitter

香港和英國面臨同樣的命運,這也是一種宿命。

這個世界,不會有完美的地方,所以,獨裁專政之下的香港,想要遠離紅色中國,民主自由的英國,想要脫離歐盟,說穿了,就是一個錢字而已。

今天,把眼光放到英國吧,當香港「反送中」運動沒完沒了的時候,曾經治理香港超過150年的英國,也正陷入脫離歐盟的大麻煩,說來也很巧,香港問題,表面上是港民想要爭取真正「一國兩制」,但是,真實的內在,卻是討厭中共統治,如果讓港人有權利自由選擇,回歸英治時代的民意,肯定會比較多,這種選擇其實無關民族大義,所以,「反送中」運動,說白了,既是港人維權,也是脫離中國運動,而英國的脫歐行動,分析背後因素,香港和英國有很多類似的地方,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經濟。

英國脫歐議題,已經鬧了好幾年,2016年6月23日舉行公投,贊成者以51%勝過反對的48%,兩者差距不多,在誤差範圍內,才會引起爭議,許多人後悔,自認沒有弄清楚議題,所以投錯票,要求二度投票,但是,這不合乎民主國家的規範,並且經過公投後,英國國會隨即通過「脫歐法案」,歐盟設下2019年3月以前,必須完成脫歐談判,但是,經過聲請延長時間,死線重新設在2019年10月31日,英國政府和國會卻仍然舉棋不定,已經引起法國不滿,不同意英國拖泥帶水,再拖延下去,上一任的首相梅伊,已經因為脫歐議題下台,被視為新保守派的強森,9月初一上台,態度非常強硬,向國會表示,贊成無協議脫歐,意思就是「硬脫歐」,沒想到9月3日國會開議,強森卻慘遭本黨人叛變,保守黨有21人反對強森,另一人脫黨,強森大失臉面,並且誇下豪語,「打死也不會再向歐盟低頭,要求延緩脫歐時間」。

英國脫歐,其實是經濟問題,最後卻搞成政治問題,香港「反送中」運動,真正的原因其實是經濟,但是,老共卻企圖以政治解決,最後就真的變成政治問題。

移工搶工作鼓動脫歐情緒

先看英國問題,英國加入歐盟後,從2000年開始受惠,因為英國轉型變成服務業國家,從東歐羅馬尼亞,波蘭等國移入英國的技工,護士,承擔了大部分的服務業,服務和工作態度受到好評,促使英國服務業一片榮景,早在英國開放邊界之前,英國內政部,曾經委託倫敦大學經濟學教授達斯特曼,做了一份分析開放邊界的利弊得失,當時,達斯特曼的報告認為,英國一旦對東歐移民開放邊境,法德兩國也應該會接納東歐移民,以每年20萬移入人口來算,利益多於弊病,但是,後來結果卻不是這樣,問題出在語言問題,法國和德國境內多數不用英語,普遍會說英文的東歐人民,只有進入英國工作,門檻最低,因此競相進入英國,實際移民人口,比倫敦大學的報告估算多出幾十倍,這份報告因此在國會飽受抨擊,認為是史上最糟糕的研究報告

2008年之前,歐洲經濟前景尚未變壞,英國本國低階勞工,並沒有感受外來移工搶工作的壓力,但是,2008年,美國金融風暴由於雷曼兄弟倒閉,殃及全世界,英國無法倖免,於是,本來的國家經濟利益,變成國家損失,英國本地人也開始對外來移民敵意升高,被社會學家稱為「憤怒的白人」,社會對立也逐漸升高,英國經濟下行,最直接受害的,就是依靠社會福利生活的底層民眾,因為社會福利預算被大幅度削減,這些人也成了堅持脫歐的選民,客觀來說,移民對整體英國經濟有很大貢獻,但是,對底層人口卻100% 不利,於是,經濟問題轉化成政治問題,逼到英國政府只好以公投面對,從數據來看,正反兩邊也在伯仲之間,說不定重新投票一次,反對脫歐者會站上上風,英國企圖從2008年的經濟谷底爬升,10年下來,英國經濟並沒有太大改善,這才是基本問題,如今,國會又陷入「無協議脫歐」的爭論,英國仍然會被這個問題折磨,甚至無法做出果斷的決定,如今10月底的期限已到,未來還需觀察。

資源遭中國磁吸港人不滿

香港問題,一開始也是經濟,最後以政治呈現,香港GDP在2010年已經被上海超越,97回歸之後,香港的GDP占了全中國的25%,但是,2001年中國入世後,經濟高度成長,香港則進入停滯,香港企業製造業,開始被深圳和廣東吸納,稱為北漂,香港和台灣一樣,在中國放射的磁吸效應下,資金,人才,技術,全部進入中國,台灣和香港平均薪資陷入凍結,比較幸運的是台灣有海峽相隔,香港只隔著一條河,感受特別厲害,超過香港土地可以負擔的中國人擠進港島,環境迫害和公共空間,所遭受衝擊影響,更加顯著,今天可以讓香港仍然自傲的,只剩下比起內地中國人,多了一些自由空氣,即便經濟沒有起色,大家還可以忍受,但是,五年前因為普選問題,引起「佔中運動」,掀開香港人對中共入侵香港,管制言論的不滿,接下來是港民被綁架到中國引發雨傘運動,失去人身安全,一直到「反送中」運動,這些港民的怒火累積多年,終於一次找到發洩出口。

香港沒有遭到老共大軍鎮壓,並非老共有耐性,而是香港的國際地位特殊,中國的深圳和上海,就算比香港硬體設備更進步,也無法取代香港的國際金融地位,這一點是英國人給予香港的資產,現在,英國自己為了脫歐搞不定,無法幫助香港,只靠著一些年輕的港人公民團體四處奔走,能否達成港人所要的真正「一國兩制」,前景其實不容樂觀,但是,我曾經說過,眾志成城,怒火和堅持,缺一不可,這才是香港人是否成功脫離獨裁的觀察指標,我們只能祝福小香港打倒紅色巨人。

< 資料來源:《民報》【台灣看天下】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洪博學

洪博學
曾任報社總編輯、國際公關公司主管,著作有「蔣介石支持台獨」、「籠蛇爭霸中國」等書,現為自由作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