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台灣就是台灣

 

「中華民國台灣」並非全新的用語,護照已有類似用法,但蔡英文總統在特別時空用它,便有微妙的意義:在所謂斷交潮中凸顯出「承認」的問題;對「一國」兩制再側面回應;凝聚全民意志爭取國際承認。

「中華民國台灣」絕非完美,也不會全民接受,但它宣示台灣生存的兩個重要條件:台灣現狀就「是」一個國家,不是任何國家的一部分;「中華民國台灣」並不是中國政府,也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爭代表中國的地位。台灣爭取的是國際社會承認台灣就是台灣。

在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之後,美國外交文件上「中華民國」便只是流亡政府;但因中共介入韓戰,美國在冷戰時期也不願助長共產主義威風,因而不承認中共政權,仍承認中華民國政府代表中國。

在美國強力支持下,「中華民國政府」佔住中國在聯大的「代表權」,至一九七一年「蔣介石集團」代表中國的神話破滅,被逐出聯合國,造成國民黨的芒果乾當令,權貴子弟紛紛移民。

一九七九年,美國外交「轉向」,撤銷承認中華民國政府代表中國,但並沒有處理台灣法律地位問題。美國國會制定的台灣關係法,仍把台灣視同國家,與中國有別。

這些事件都發生在台灣民主化之前,兩蔣政權自命中國法統,代表一個中國;但在民主化後,主權在民的「中華民國」政府,已不主張、也不能主張是代表中國的政府,環境已經發生翻轉。

最近美國及德國人民發動連署,要求承認台灣,正確點破斷交潮的迷思:台灣民主的政府並不主張代表中國,也拒絕中國的併吞,美國和其他民主國家應該接受台灣獨立的法理與事實,承認台灣就是台灣,中國就是中國,不要再「勾勾纏」。

(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鏗鏘集》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作者 王景弘

王景弘
王景弘曾任《聯合報》記者、選述委員、駐美特約撰述、紐約《世界日報》編譯、《經濟日報》駐美特派員、《聯合報》駐華府特派員,以及《台灣日報》主筆。著作有《採訪歷史:從華府檔案看台灣》、《杜勒斯與台灣命運》……。目前每週在《自由時報》撰寫〈鏗鏘集〉專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