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重點不是在武裝抗爭!

早上看到台北市某國小六年級社會考題出現爭議,將美麗島事件歸類為「武裝抗爭」。忝為使用同一版本教科書的教學者,以下是筆者的想法:

首先筆者必須不客氣地指出,命題者並沒有充分掌握教材編輯的脈絡。課本十三頁「日治時代著名的抗日事件」介紹了苗栗事件、西來庵事件與霧社事件,並且首次出現了武裝抗爭和非武裝抗爭的內容。而命題者將日治時代的霧社事件和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與戰後的二二八事件及美麗島事件放在一起討論,最大的問題是:「抗爭的對象究竟是誰?」日治時代和戰後要對抗的殖民者既然不同,放在一起討論是否妥當?台灣已經解嚴卅幾年,人民關心參與政治的方式早已多元化,是不是應該鼓勵學生思考更多非武裝抗爭的可能做法?

台北市1所國小6年級社會科月考題答案引爆爭議,美麗島事件竟被歸類為武裝抗爭。(家長提供)

台北市1所國小6年級社會科月考題答案引爆爭議,美麗島事件竟被歸類為武裝抗爭。(家長提供)

 

接下來的問題是:「美麗島事件真的是武裝抗爭嗎?」這部分不僅教材完全沒有出現相關字眼,如果去看相關資料,就會知道當初鎮暴部隊是先鎮後暴。我們實在不清楚命題者對於美麗島事件是武裝抗爭的印象從何而來?如果提出相關佐證當然可以討論,但是如果只憑印象,就太對不起命題者在教學現場應有的專業!

其實課本提到美麗島事件,是要以此史實為例,說明台灣在戒嚴時期限制人民集會自由,而在同一頁也出現了「自由中國雜誌被打壓」事件。如果是筆者上課,會將兩件事合併觀之,將其定位為「台灣人民在戒嚴時期兩次失敗的組黨嘗試」。由於新聞媒體報導美麗島事件軍法大審,對台灣社會造成衝擊,受刑人與辯護律師日後參政嶄露頭角。直轄市長當年是政治犯,我的學生聽到之後很訝異,但是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

歷史的學習絕對不只是人事時地的背誦,必須知道過去與現在的差異,與其問「是什麼」,不如問「為什麼」來得更有意義。

台灣過去曾經面對不同的統治者,自然會有繁複多變的面貌。對於教學者而言,是樂趣更是挑戰。國小高年級社會是年輕一代台灣人對台灣史的第一次接觸,請大家正視它的影響力與重要性。

(作者為北市國小教師,國北教大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

<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自由廣場〉引用網址 >
分享文章:

最新文章: